MAPK家族進化研究獲進展
日期:2011-10-31 09:52:57
MAPK全名是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roteikinases),由MAPK、MAPKK和MAPKKK參與構成的MAPK信號通路是真核生物信號傳遞網絡中的重要途徑之一,參與細胞的增殖、分化、遷移及凋亡等過程,與一系列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乳腺癌等在內的疾病相關。
自MAPK首次被發現以來,MAPK家族里已經涌現出許多成員,在脊椎動物中共有13個不同的亞家族。先前研究認為MAPK各亞家族是由一個存在于動植物及真菌界之前的共同祖先分化而來。我們最新的研究發現脊椎動物MAPK家族較早起源于三個不同的祖先,先前認為只存在于脊椎動物或脊索動物的MAPK4/6亞家族的祖先在棘皮動物中已經存在。在脊椎動物從無脊椎動物分化出來的早期,MAPK家族經歷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擴張,隨后在某些物種中又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丟失。另外MPAK4和7亞家族在從兩棲類進化到哺乳類的過程中經歷了內含子丟失,這一事件可能和脊椎動物的適應性進化相關。多個MAPK家族成員(MAPK11/12、MAPK13/14)存在基因共線性進化關系和基因結構相似性。在脊椎動物進化過程中,MPAK家族成員受到了純化選擇壓力的作用。蛋白功能域和結構元件分析顯示,某些MAPK亞家族中存在哺乳動物特異性的結構元件,它們可能對哺乳動物的進化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對了解MAPK家族的進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由江蘇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碩士研究生李萌和劉俊在導師張馳宇博士的指導下完成,研究結果于2011年10月27日正式發表在《PLoS綜合》上。
下一篇: 科學家開發出廣譜瘧疾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