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開袋鼠“跳著走”之謎
日期:2011-08-23 08:15:51
一些研究人員發現,袋鼠跳著走,基因是關鍵。
來自澳大利亞、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已完成塔馬爾沙袋鼠的基因序列測定工作,最新研究成果報告刊載于《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 )雜志。
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20日援引研究報告報道,研究人員在塔馬爾沙袋鼠基因序列中發現一組基因,名為HOX。正是這一組基因使袋鼠擁有異常強壯的后肢,從而演化出極具特色的移動方式。
其實,有袋動物和包括人類在內的有胎盤動物大約在1.8億年前“是一家”,由同一個哺乳動物祖先分化進化而來。而塔馬爾沙袋鼠是第三種接受基因序列測定的有袋動物。
一些研究人員說,這次測序工作有利于了解整個哺乳動物的進化史。
“觀察一種與眾不同的有機體是有價值的,可以了解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進化過程,”有袋動物專家伊麗莎白·默奇森說:“借助觀察在早期分化進化的哺乳動物,例如袋鼠,可以給你一個看待哺乳動物進化的新視角。”
上一篇: 研究揭示蛋白質在高爾基體與內體間轉運機制
下一篇: 人類遺傳物質中首次發現前核小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