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推薦:男性最可怕的敵人
日期:2011-08-18 08:20:57
肝癌是最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圍內腫瘤相關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新患者,中國新病例占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肝癌患者有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發病率男性明顯高于女性,被稱為“男性最可怕的敵人”。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消化病研究所,內蒙古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ell cycle–related kinase is a direct androgen receptor–regulated gene that drives β-catenin/T cell factor–dependent hepatocarcinogenesis”的文章,發現了一種與男性激素睪酮相關的蛋白:AR會誘發肝癌基因CCRK,從而從分子水平上解析了為什么男性易患肝癌之謎,為研發治療肝癌的新藥提供了新線索。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Joseph Sung)教授,和鄭詩樂(Alfred Cheng)副教授,其中沈祖堯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癥爆發期間,曾積極進行抗疫工作,與另外兩名香港醫學家同被《時代周刊》列為當年的“亞洲英雄”。
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肝臟腫瘤,在世界范圍內腫瘤相關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新患者,中國新病例占了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以上(55%)。肝癌患者有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發病率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多年來科學家們都希望能了解其中的原因,但是一直以來未發現明確的分子機制。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組定位技術及生物信息學分析等方法,從超過17,000個人類基因中,找出一個細胞周期相關性激素(CCRK)的基因,他們發現患有乙肝的男性,其體內激素睪酮相關蛋白AR會被激活,從而與男性激素結合,入侵肝細胞的細胞核,增加CCRK基因的表達量,從而引發一連串信號通路化學反應,激發細胞異常快速繁殖,并轉化形成腫瘤細胞,導致肝癌的發生。進一步的實驗還證明將高表達CCRK基因的人肝細胞癌細胞系移植到小鼠體內時,可以誘發得到腫瘤,并且證明了該基因受其上游β-catenin/TCF信號調節。。
研究人員對50多名肝癌病人進行檢測,發現70%患者的CCRK基因表達量遠高于正常水平,而這一基因表達量高的肝癌病人多為晚期患者,其術后存活率3年已降低一半,而相反這一基因表達量低的患者,6年存活率仍有100%。小鼠實驗也進一步證實,降低肝癌細胞CCRK基因的表達量,或者阻斷CCRK信號傳導,都能有效減慢腫瘤形成的速度。
這一研究的臨床意義在于,AR、CCRK和β-catenin在早期的肝癌細胞中一致的高表達,這說明了這三者的密切關聯,也提示肝癌的性別發病率的顯著差異應該引起科學家們更廣泛的關注。
上一篇: 美國研究表明 喝咖啡可防皮膚癌
下一篇: 神經干細胞或有助腦瘤患者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