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多功能干細胞讓小鼠長出大鼠胰腺
日期:2011-06-22 08:35:50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19日報道,日本科學家通過將大鼠的誘導多功能干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內,讓小鼠長出了大鼠的胰腺。他們也通過將從人體內提取出的血液干細胞注入豬的胚胎內,培育出了能產生人體血液的豬。科學家表示,未來有一天,豬或許能長出人體器官。
日本東京大學干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中內啟光在歐洲人體遺傳學大會上宣讀了這項研究成果:他和同事將從成年大鼠體內提取的誘導多功能干細胞注射入小鼠的胚胎(囊胚)內,科學家們此前已對這些小鼠進行了遺傳修改,讓其無法自己制造出胰腺等器官。當小鼠成年后,它們發育出了新的胰腺,也沒有顯示出罹患糖尿病的跡象。
中內啟光說:“這項名為體囊胚互補的技術為我們獲取器官提供了一種新方法,之前從未有科學家測試過物種間的體囊胚互補技術,現在,在大鼠和小鼠身上進行的成功實驗讓我們深信,可以用這種方法制造出功能性的人體器官。如果使用人體干細胞來重復該實驗,這項技術能通過用健康的胰腺替代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來治愈糖尿病。”
中內啟光團隊還通過將從人體內提取出的血液干細胞注入豬的胚胎內,培育出了能產生人體血液的豬。未來,科學家或許可以通過將病人的干細胞注入豬體內,讓豬長出人體器官,從而獲取很多人體器官用于移植。使用病人自己的干細胞有助于減少器官移植帶來的風險,同時也能提供足夠多的器官以供捐贈,從而減少病人苦苦等待的時間。
中內啟光說:“因為倫理原因,我們無法利用人體胚胎制造人體器官,因此,只能將誘導多功能干細胞用于豬等家畜身上,制造出所需的人體器官。”
倫敦大學學院再生醫學研究協會的主席克里斯·梅森指出:“毫無疑問,治療糖尿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項技術將成為一種富有潛力的解決方法。不過,對這項技術的有效性進行更進一步的測試還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和資源,在其真正投入使用之前,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一篇: 美發現線粒體鈣通道關鍵驅動蛋白
下一篇: 納米粒子可“偵察”到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