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間質轉化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日期:2011-06-20 08:14:24
來自Whitehead生物醫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MIT路丁分子腫瘤學研究中心以及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6月10日的《細胞》(Cell)雜志上發表了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信號通路研究新進展文章。
文章通訊作者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的Whitehead研究所創始人之一Robert A.Weinberg博士。他的研究方向為人類腫瘤的遺傳學基礎,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實驗室發現了第一個人類癌基因Ras和第一個人類抑癌基因Rb。他的一系列杰出研究工作已經成為腫瘤研究領域乃至整個醫學生物學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EMT是指上皮細胞在形態學上發生向成纖維細胞或間充質細胞表型的轉變并獲得遷移的能力。EMT是胚胎早期發育和器官生成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基本過程,它使在特殊部位產生的上皮細胞從上皮組織分離并遷移到其他位置,是正常發育、傷口愈合以及惡性上皮腫瘤發生的基礎。過去的研究表明無論是在正常發育還是在腫瘤發生過程中,微環境各種刺激可通過多種不同信號途徑誘導上皮細胞發生上皮間質轉化。然而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于誘導EMT以及維持最終細胞狀態的信號機制卻并不是十分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Weinberg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TGF-β、經典及非經典Wnt三條信號通路協同作用誘導激活細胞EMT程序,之后以自分泌的方式維持最終的間質細胞狀態。研究人員證實在上皮細胞中下調內源的自分泌信號抑制因子可誘導細胞啟動EMT程序。與之相反,當他們在細胞中添加相關信號通路抑制劑時,發現自分泌信號破壞可導致原代乳腺上皮細胞遷移及自我更新受到抑制,并降低了轉化衍生物誘導的腫瘤形成及轉移。
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啟動EMT及維持最終細胞狀態相關的信號機制,從而為預防腫瘤發生及轉移提供了新的靶點。
此外不久前,Weinberg在Cell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綜述性文章中,簡述了最近10年腫瘤學中的熱點和進展,包括細胞自噬、腫瘤干細胞、腫瘤微環境等等,并且總結了腫瘤細胞十大特征,這十個特征分別是:自給自足生長信號(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抗生長信號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抵抗細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潛力無限的復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持續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組織浸潤和轉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避免免疫摧毀(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促進腫瘤的炎癥(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細胞能量異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基因組不穩定和突變(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上一篇: 研究揭示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轉錄機制
下一篇: 英國科學家繪制出大腦失去知覺時3D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