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豬運輸導致豬流感病毒多樣性
日期:2011-05-30 08:10:28
近日來自香港大學、汕頭大學醫學院、杜克-新加坡大學醫學研究院、牛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豬流感病毒的長期進化與傳播動態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結果表明牲豬運輸推動豬流感病毒跨地域傳播,與當地的病毒混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從而導致了豬流感病毒的多樣性。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微生物學系管軼教授。管軼教授是當今流感病毒國際權威專家。2003年SARS肆虐期間,正是他首次分離獲得了非典病原。近年來在動物流感病毒研究中不斷取得重大成果,先后在Nature、PNAS、Journal of Virology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病毒相關論文。并三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被評為全球18名醫療英雄之一。
“過去的大多數研究報道主要聚焦于與農場動物緊密接觸之人,”香港大學Vijaykrishna Dhanasekaran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證實在過去的三十年里豬與人之間的傳播風險并沒有顯著地增加,主要改變的是豬流感病毒的多樣性。此外研究結果還表明牲豬的運輸可能是導致豬流感病毒跨地域傳播的重要原因。”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針對12年間在中國南方進行系統監測收集到的650個豬流感分離菌種和800個豬血清樣本,以及過去34年所收集到的其他豬流感病毒的相關樣本進行了豬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學、遺傳學和抗原物質分析。研究人員在豬樣本中廣泛地檢測到了兩種H1亞型病毒和人類H3N2病毒。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些混合人、禽、豬三種流感病毒的毒株。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牲豬運輸推動了豬流感病毒跨地域傳播,與當地的病毒混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從而導致了豬流感病毒的多樣性。
新研究發現描繪了中國地區豬流感的演化動態的詳細畫面,并為了解流感病毒進化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
上一篇: 科學家提出酪氨酸丟失新假說
下一篇: RNA與DNA序列存廣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