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細胞”60歲了
日期:2011-03-30 15:30:50
海里埃塔·拉克絲,一位出生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種植煙草農戶家的黑人女性,曾經生育了5個孩子。1951年1月,30歲的拉克絲發現自己的腹部出現了一個硬塊,隨即前往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院接受治療。診斷結果顯示,海拉患上了子宮頸癌。
當時,主治醫生從拉克絲身上采集了癌組織標本,并交給了喬治·蓋伊博士。蓋伊博士為了能夠在玻璃試管中培養出人類細胞,曾經從事過長達20多年的研究。在此之前,醫學界已經實現了青蛙和老鼠的細胞培養,但是尚未有人成功地培養出人類細胞。人類的正常細胞,并不具備無限分裂的功能,一旦分裂過程中出現異常,就會自我死亡。通常情況下,人類細胞分裂大約50次后,就壽終正寢了,因此無法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大量增殖。
令人不解的是,從拉克絲身上采集的細胞卻沒有死亡,出現了生長跡象,每隔24小時細胞數量就增加一倍。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這些細胞不死的原因,在于引發子宮頸癌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人類乳頭瘤病毒基因,能任意改變與正常細胞的壽命及分裂有關的“開關”,從而使得細胞能夠“長生不死”,無限增殖。當時,蓋伊憑直覺知道,這就是自己多年來尋找的“不死”細胞。為了防止其他科學家利用拉克絲,蓋伊決定,取拉克絲姓和名的前兩個字母,將這組細胞命名為“海拉細胞”(HeLaCells)。蓋伊博士本人,曾利用海拉細胞成功地使脊髓灰質炎細胞增殖。
在以后的歲月中,海拉細胞被提供給了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用于癌癥研究和制藥等。海拉細胞曾被用于調查原子彈爆炸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曾搭載美國和蘇聯的火箭升空,被人們用于研究失重狀態下的細胞增殖。據醫學及生物學數據庫“PubMed”顯示,與海拉細胞有關的論文數超過了65000份。進入21世紀以來,已經有5個基于海拉細胞的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獎,其中包括“發現HPV”、“發現及開發綠色熒光蛋白質”等。
現在,海拉細胞已經成為醫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工具。據推算,迄今為止培養出的海拉細胞已經超過了5000萬噸,其體積相當于100多幢紐約帝國大廈。當年,拉克絲并不知道自己的細胞已經被用于醫學研究。1951年10月4日,由于癌癥擴散到了全身,拉克絲病逝于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院隔離病房。拉克絲的遺體,被埋葬于自家的庭院,連墓碑也沒有樹立。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直到20多年之后,拉克絲的家屬才知道海拉的細胞至今依然存活,繼續為人類健康發揮著積極作用。
1950年代,許多醫學研究工作都是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現在,出于醫學倫理上的考慮,所有研究都必須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才能實施。對于海拉細胞,曾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由患者身上采集的細胞產生的價格,究竟屬于誰?”根據美國“穆爾事件”的判例,知識產權歸發現細胞的研究者所有,患者沒有相應的權利(穆爾事件的當事人希望能夠取得產生于被采集細胞的收益)。盡管蓋伊博士堅持無償提供海拉細胞,但是,也有企業將培養出的海拉細胞用于盈利。
2010年2月,記錄了海拉細胞傳奇故事的書籍《拉克絲的不朽生命》在美國出版,海里埃塔·拉克絲這位細胞之母,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作者瑞貝卡·斯克魯特在書中寫到:“當組織還是你身體的一部分時,它顯然是你的東西。但是,一旦離開了身體,你的權利就變得模糊不清了。”日前,瑞貝卡·斯克魯特利用出版該書的部分收益建立了一個基金,援助拉克絲的親屬以及曾經為同樣的研究作出貢獻的人們。
美國莫爾豪斯醫科大學的羅蘭德·帕蒂略教授,為了稱頌海里埃塔為人類作出的貢獻,每年都舉辦紀念集會。他指出:“海拉的故事,在科學界、倫理界以及社會上引起了巨大議論和反響。海里埃塔,是一位圣女貞德那樣的歷史英雄。”去年3月,帕蒂略教授捐款為拉克絲樹立了墓碑。墓碑上鐫刻著這樣一行字:“她的細胞,將永遠造福于人類。”
上一篇: 昆明動物所血小板研究取新進展
下一篇: 英國科研人員確認白血病的基因突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