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新成果破解病毒機制
日期:2011-03-02 13:53:57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上海巴斯德所黃忠研究員,其早年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2009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研究組組長。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劉慶偉。
上海巴斯德所孫兵研究組與冷啟彬研究組也參與了此項工作。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及賽諾菲-安萬特-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優秀青年人才基金的資助。
手足口病是5歲以下兒童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但目前尚無針對手足口病的預防性疫苗或治療性藥物。自2008年以來,我國兒童中手足口病流行趨勢越來越嚴重。僅2010年,國家衛生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內地共發生1,774,669例手足口病病例,造成905例死亡和超過2萬例重癥。CVA16和人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因此,加強對CVA16和EV71的病毒學和免疫學研究,盡快研制出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對保障中國兒童的生命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重組表達CVA16的衣殼亞基蛋白并制備相應的多克隆抗體,研究病毒衣殼蛋白的切割和組裝,建立了CVA16檢測和定量方法。該研究表明,CVA16感染過程中P1結構蛋白正確表達并切割為VP0、VP1和VP3三個亞基,這三個亞基進一步有序組裝出顆粒狀的病毒衣殼。該研究不僅加深了對CVA16主要抗原蛋白結構的認識,而且為今后CVA16的臨床診斷、疫苗開發和分子病毒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據羊城晚報報道,今年春節期間,廣州就出現了一名重癥的手足口病患兒,但是由于沒有出現典型的手足口病癥狀,因此家長沒往手足口病這方面想,耽誤了病情。在這里也提醒各位家長,不要把對手足口病的認識停留在手、腳皮疹、口腔皰疹上,據《2010年手足口病診療指南》,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還有很多,其中包括: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冰涼等。如果孩子有以上特征,尤其是3歲以下的患兒,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家長應迅速帶孩子就醫,切莫耽誤治療。
上一篇: 蛋白質新技術:一天內確定蛋白質半衰期
下一篇: 基因治療有望治愈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