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參基因組計劃取得新進展
日期:2011-03-01 14:39:10
陳士林介紹,中國人參轉錄組和人參皂苷合成機制研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目前,研究人員已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四倍體人參基因組進行測序,測序深度達到人參基因組大小的10倍以上;完成人參根、莖、葉和花的轉錄組測序,共獲得序列200多萬條;已發現所有與人參皂苷合成相關酶的候選基因,為闡明人參皂苷的生物合成機制及人參皂苷的代謝工程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他還介紹,人參基因組巨大,基因組重復序列多、復雜度高,為研究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研究表明,人參為高度雜合的4倍體,含48條染色體,一套染色體的大小約為3.2Gb,與人類基因組大小相似;其基因組GC含量約45%,重復序列比例約60%。以基因組大小僅為人參的1/10的黃瓜為例,我國研究者采用高通量測序方法,利用近3年時間,花費2000多萬元人民幣,才完成基因組測序工作。可見,人參基因組計劃工作任務艱巨。
中國人參基因組計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天津中醫藥大學等多家單位參與。該計劃包括:人參全基因組序列的初步測定和拼接,人參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和不同組織部位轉錄組的測定和分析、人參基因組和轉錄組的注釋和功能基因發現,克隆和鑒定人參皂甙生物合成和調控相關基因等。
為加快推進吉林人參“二次創業”,“人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今天在長春成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二五”重大項目“東北區域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及大宗中藥材綜合開發技術研究”同時啟動。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王志學,副省長陳曉光,省政協副主席別勝學,全國政協常委、省人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淑瑩出席聯盟成立儀式。
成立儀式上,省科技廳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藥植所、康美新開河、宏久參業等8家單位簽署了戰略聯盟協議。“人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省現代中藥及生物制藥基地建設辦公室、中國中醫科學院等9家單位共同組織發起,由省內外主要從事人參科研開發、生產加工的28家科研院所、人參企業共同組建。該聯盟將以人參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與重大科技需求為出發點,集成和共享省內、國內技術創新資源,搭建聯合攻關研發平臺,解決人參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探索建立產學研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人參產業重大技術及產品創新的產業集群。
陳曉光在講話中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參產業發展,明確提出實施“科技人參工程”。“人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人參產業技術創新,引領和支撐人參產業振興與發展。他強調,未來5年,我省將打造長春、通化“一基一城”雙核架構,差異化推進“5個醫藥百億元地區”,協調發展中藥、生物藥、保健食品、化學制藥、醫療器械“5大板塊”,重點實施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科技人參工程、保健食品產業推進、百項重大產業化項目培育、通化醫藥高新區建設等“5項重大工程”,加快培育醫藥健康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
王志學代表科技部致辭,對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吉林)基地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將創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環境,繼續支持吉林推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推動吉林人參振興。
“東北區域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及大宗中藥材綜合開發”是由吉林省牽頭,會同遼寧、黑龍江共同組織申報的重大項目。課題涉及東北區域人參、梅花鹿、蛤蟆油等8個大宗中藥材的關鍵技術研究、示范基地建設等內容,對提升東北區域尤其是吉林省中藥材大品種的綜合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篇: 日本研究人員破譯麻風樹基因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