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疾病與細胞自噬作用有關
日期:2011-02-24 14:54:03
臺“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團隊最近找出細胞自噬體形成分子機轉,發現一種名為“肌凝蛋白-II”的分子蛋白扮演關鍵角色。“中研院”表示,此新發現將有助日后治療細胞自噬失調相關疾病的藥物開發。
此研究由生物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光超及博士生唐弘文所做,成果已在16日發表于國際重要學術期刊《歐洲分子生物學研究期刊》(EMBO Journal);這項研究結果也被2月份的“自然分子細胞生物學評論”(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選為重點報道。
“細胞自噬”作用是個體細胞遇到生存壓力時,會自行發展出包膜吞食或分解入侵的物質,以保全其他正常細胞的自我保護機制。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細胞自噬作用與生物發育以及許多人類疾病,例如腫瘤、感染與免疫、心血管疾病、肌肉病變及神經退化性疾病密切相關,但是仍不清楚自噬作用的分子機制。
據了解,陳光超以果蠅和人類細胞為研究對象,探討細胞中“Atg1蛋白質激脢”和“細胞骨架肌動蛋白”調控細胞自噬的機轉。研究團隊發現“類肌凝蛋白輕鏈激酶”為“Atg1蛋白質激脢”的受質,當在果蠅或人類細胞中降低此“類肌凝蛋白輕鏈激酶”或“肌凝蛋白-II”的表現量時,都會抑制細胞自噬體的形成。
上一篇: 可樂中人工色素有致癌危險
下一篇: 夫妻吵架方式 受孩童時期與父母關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