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基因圖譜改變的生活
日期:2011-02-12 12:43:27
在美國著名生化學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看來,有兩個日子對人類基因意義非凡。一個是50多年前他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聯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這個發現改變了人類生物學進程,奠定了多項重大科研發現的基礎。另一個便是2001年2月12日,這一天,美國《自然》雜志上赫然出現了一張類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人類基因組草圖——由美、英、法、德、日和中國6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的國際人類基因組,正式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以及初步分析結果。
始于1990年,由6國科學家先后參與的對人類基因組23對染色體DNA測序的“人類基因計劃”,終于結出碩果,這讓包括“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在內的很多科學家為之歡欣鼓舞:“我們正在學習上帝創造生命的語言。在掌握了解讀這種語言的能力后,人類即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強大的治療力量。”
不久,當測序工作收尾之后,如詹姆斯·沃森所料,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開始傾盡全力讀懂“生命天書”,找尋每一個未知基因的功能。從2001年2月12日到2011年2月12日,十年之間,基因圖譜是否已經改變了人類世界?
破解“生命密碼”
近期,《自然》雜志就人類基因組草圖對其影響、未來發展等問題展開大規模調查,向全球1000多名生物工作者發放了問卷。不出所料,調查顯示,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承認,基因組草圖對他們的觀念、思維、工作方式等方面或多或少產生了某種影響,甚至就此改變了很多人的職業生涯。
隨著科學家的努力,人們對自身23對染色體的功能了解越發深入。比如,作為人體22對常染色體中最大的染色體,第一號染色體的堿基對中包含了3141個基因,這些基因中存在的缺陷與350種疾病有關,包括癌癥、帕金森病、早老性癡呆等。第四號染色體則包含著與亨廷頓氏病、多囊腎、肌肉萎縮癥、沃夫—賀許宏氏癥(一種因四號染色體短臂缺失導致的先天智障)等罕見疾病相關的基因。而人類22對常染色體中的第22對染色體,也就是最小的染色體,主要與先天性心臟病、免疫功能低下、精神分裂癥、智力低下、出生缺陷以及許多惡性癌癥如白血病等有關。
“從基因角度看,女性要比男性更復雜、更富于變化。”美國杜克大學遺傳學家亨廷頓·威拉德(Huntington Willard)通過基因比較來揭示自古以來男女有別的道理。“女性一對X染色體上的基因,大約有20%保持活躍。相比之下,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處于活躍狀態,另外相對較短小的Y染色體上的基因數量也甚為有限。”
科學家還發現,一些疑難雜癥和人類的基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有一種家族性睡眠綜合征被稱為“晨鳥癥”,也就是說患者的作息和鳥類一樣,早起早睡過了頭,利用基因測序技術,科學家發現這是某一段基因突變所引起的。又比如,全球每50人中就有一個人“面貌認識不能癥”。患者很難區分每個人的長相,即使對相當熟悉的人也是如此。德國人類基因研究所研究員托馬斯·格魯特(Thomas Gelurge)就是一名“面貌認識不能癥”患者。他領導一個基因研究小組,找到了有這種疾病史的7個家族,通過這些家庭的族系圖譜和基因測序,最終托馬斯·格魯特發現導致發病的根源,是由于某個缺陷基因的存在。
現在,為了預防遺傳疾病,不少孕婦已經開始選擇基因篩查。而不少人認識到了基因篩查對于自身健康的預測功能,便去專業機構做基因測序,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身體,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生活方式。這都是基因圖譜誕生所帶來的影響。
坎坷的探索之路
詹姆斯·沃森在新作《DNA:生命的秘密》中,舉了兩個近十年來科學家用基因方法治療疾病,但最終失敗的例子。事實上,人類利用基因技術治療疾病的探索之路,走得并不順利。
18歲的蓋辛格死亡的悲劇,不僅對他的家人是一大打擊,也令整個基因研究界感到震驚。當時,賓州大學人類基因療法研究所所長詹姆斯·威爾遜(James Wilson)正在進行基因療法實驗,年輕的蓋辛格便壯著膽子,自愿參與臨床實驗。蓋辛格罹患的是一種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簡稱OTC)缺乏癥,這種家族遺傳疾病會破壞肝臟處理蛋白質代謝的自然產物——尿素的能力。雖然蓋辛格可以借由簡單的藥物治療和適當的飲食來控制,但通常OTC缺乏癥會使病人特別容易罹患其他疾病。因此,蓋辛格迫切希望基因治療技術能為自己和其他病患找到解藥。詹姆斯·威爾遜的實驗小組所采用的方法是把腺病毒當作已矯正基因的載體,注入病人體內,對其基因進行矯正。但是,在把攜帶正常OTC基因的腺病毒注入蓋辛格的肝臟數小時后,他開始發燒,接著是身體嚴重感染,伴隨有血栓和肝臟出血。在接受注射三天后,蓋辛格不幸死亡。
由法國科學家艾連·希爾(Alain Fischer)領導的巴黎內克醫院(Necker Hospital)醫療小組則在動用基因技術治療嚴重綜合型免疫缺乏癥(SCID)時,遭遇到了嚴重挫折。研究小組從兩名患有SCID嬰兒的骨髓中取得待改造細胞,把矯正基因送入細胞內,再把這些細胞重新注入嬰兒體內。一開始的數月,兩名嬰兒身上都能找到含有一份正常基因的體細胞,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表現得跟正常兒童并無二致。然而,科學家們還沒來得及打開香檳慶祝,就發現其中一個嬰兒患了白血病。根據白血病的病理,以及治療方法的推論得出的間接證據,包括詹姆斯·沃森在內的很多專業人士都認為,基因治療是導致嬰兒患上白血病的重要原因。
對基因組測序和開發利用的基本原理,今天與十年前其實沒有太大區別。“確實,由人類基因草圖帶來的收獲是非凡的,對我的研究有著巨大的影響,但對于普通人來說,我還是覺得它被夸大了。”一位接受《自然》雜志調查的匿名科學家說。
而詹姆斯·沃森也認為:“自基因草圖公布以來,我們對基因的認識一直停留在‘中間階段’,只是在量上有所突破,卻沒能在質上取得飛躍。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基因測序,大致上只有診斷能力以及部分預測能力,卻沒有治療能力。”
上一篇: 英國研究稱睡眠少易患心腦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