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ics見證不同以往的免疫逃逸
日期:2011-01-24 12:56:10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英國國立醫學研究所的Sebastien Gagneux博士,Gagneux博士關注于結核桿菌的研究,曾發文解析了結核桿菌如何產生的耐藥性(PLoS Biology,doi :10.1371/journal.pbio.0060311)。
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俗稱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結核病至今仍為重要的傳染病,估計世界人口中1/3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據WHO報道,每年約有800萬新病例發生,至少有300萬人死于該病。我國建國前死亡率達200-300人/10萬,居各種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衛生狀態改善,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為降低。
在對抗結核桿菌等病原菌的斗爭中,人類免疫系統起到了關鍵作用,免疫系統通過識別病原菌的抗原而得以鑒別這些會引發疾病的分子,但是許多病原菌能通過改變它們的抗原而逃脫免疫系統的識別。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型高通量DNA測序方法(來自Illumina公司的測序產品),分析了22種來自全球的臨床結核桿菌的全基因組,從中他們發現結核桿菌抗原變化的數量和類型要遠遠低于基因組中其它區域。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抗原希望能被機體的免疫系統識別——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的原因是這些免疫機制會引起典型的肺部損傷和咳嗽,從而有助于這種疾病的傳播。
這一發現提出了免疫應答這種細菌的不同靶標,也為研究人員和臨床工作人員改變疫苗研究的方向,找到更有效的疫苗提供了新的依據。
上一篇: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發新型誘變工具
下一篇: 抗體引爆MRSA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