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人類眼睛是生命的窗戶
日期:2010-12-24 10:33:16
近日發表在《心理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眼睛是人們區分真人和仿真機器人的最重要特征,稱其為“生命的窗戶”毫不為過。
區分真人與機器人的面部會讓我們意識到有生命的面部是可以與我們互動交流的。因此,要使機器人看起來像真人的關鍵就是面部,而面部最能傳達生命氣息的器官則是眼睛。我們可以把許多仿真機器人都看起來不真實的原因概括為“詭異之谷”(Uncanny Valley)理論:人和機器人的互動上,人對機器人的喜好程度并不隨著和它與人相像的程度而一直成長;起初,喜好的程度確實會隨著相像的程序而逐漸上升,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人對它的喜好感會急劇下降,甚至會轉成負面的厭惡;直到相像程度再進一步的逼進,才會再拉升回來。因此,無論科學家的制作技巧有多精湛,機器人也不可能看起來與真人一模一樣。
人類能夠把任何物體看成一張臉,比如月亮、面包片、兩個圓點。還能把隨意畫出的一條線看做鼻子。但是當我們判斷生命體和無生命體時就顯得苛刻得多。許多影片中,制作人努力刻畫著一系列動畫人物,這些動畫雖然栩栩如生,但人們一眼就能把它們與真人區分開來。例如電影《極地特快》中的動畫形象就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該項研究的領導者是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塔利亞·惠特利(Thalia Wheatley)教授和她的研究生克莉絲汀·盧瑟(Christein Losser),二人著手尋找使面部看起來有生命的臨界點。其間,盧瑟走訪了多家玩具店,并且拍攝了多張洋娃娃面部的照片。之后,盧瑟把洋娃娃的面部照片與與之相似的真人面部照片一一比較,并且用圖像構建軟件將兩者相融合。最后盧瑟制作出了一部短片,展示的是軟件混合后的面部照片。二人邀請了一些志愿者,來判斷每張照片是否是真人的面部。通過這一調查,盧瑟和惠特利發現,真人面部與仿真面部的臨界點是用2/3真人和1/3仿真面部制作的混合照片。試驗過程中的另一項研究則表明眼睛是區分真人和仿真機器人的最重要特征。這一結果表明,雖然有面部的物體看起來“類人”,但是人的面部卻有思考、感覺和與人互動的各種特有功能。惠特利說:“我認為人們總是在試圖與他人溝通交流,所以只有人們發現面部可交流時才會斷定該面部屬于人類。”
上一篇: 華中科大成功研制小動物PET
下一篇: Cell:細胞膜受體再循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