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判斷對方性別受觀察視角影響
日期:2010-12-02 10:28:54
英國《每日郵報》11月30日報道,僅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就可判斷人的性別,我們曾經驚嘆大腦的迅速而正確的判斷能力。然而最新研究顯示,看一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取決于我們的觀察視角,同樣一張面孔,從某個角度看上去是男性,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上去就會變成女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給受試者展示了一組從高度女性化到極端男性化的人臉照片,并要求受試者據此回答所見對象是男性還是女性。受試者還被告知,這些臉孔照片會在電腦屏幕的不同位置閃現出來,每張照片顯示50毫秒的時間,此時他們只能將視線落在電腦屏幕中央。當時受試者離屏幕約0.5米遠,臉孔照片大概是2厘米高。
然而不同的人得出的結論不一樣。每當一個較為中性的面孔從電腦右上角出現時,某些受試者會稱該臉孔屬于一個女人,而另外一些人則稱這是一張男人的臉。此項研究的負責人阿拉什·阿夫納茲博士(Dr Arash Afraz)說:“以前我們認為人們只要看一眼一個人的面部就能判斷出他的性別,結果出人意料,明明看到的是兩張相同的臉,卻認為他們看起來不一樣。”
研究人員解釋道,產生這種判斷差異的可能原因是“抽樣偏差(sampling bias)”。抽樣偏差是指在抽樣調查中除抽樣誤差(抽樣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誤差)以外,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一些偏差。據說,運用抽樣進行民意調查的技術與方法,歷經各種研究與修正,數年來在美國歷次總體大選所做的民意調查的預測結果與大選結果幾乎完全吻合。例如,如果倫敦的1000個人被問及他們會在大選中把票投給誰,調查結果應與大選結果一致。但是,如果從一條街道選五人參加調查,準確率將很難判斷。阿夫納茲博士說:“這樣不會與真正的結果一致,因為樣本太小了。”
阿夫納茲博士認為,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大腦中。原來,視覺皮質負責處理圖片信息,其內含有分析不同視角的細胞群。每一個細胞群內,只有一小部分神經細胞負責辨別人類面孔的性別信息。而人類所看到的圖片越小,被激活的神經細胞就越少。結果,細胞群內被激活的一部分是那些與辨別男性面孔相關的神經細胞,另一部分被激活的大部分是可辨別女性面孔的神經細胞。
現實中這種視覺差異并不為人注意的原因在于有太多的性別線索供人類判斷對方性別,比如發型和衣著。而科學家用電腦將人類面孔所有可判斷性別的外在特征處理掉后,發現實際上人腦很難判斷對方的性別到底是什么。
長期以來神經系統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大腦看待物體的方式同觀察視角無關,而該研究結果使這一理論受到了挑戰。此外,在人們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下意識的辨別能力是人類自我沒有意識到的。
上一篇: 高科技監測助賽馬運動員改善訓練方法
下一篇: 每日用藥可以防止艾滋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