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究者揭示一種基因可能致癌的機制
日期:2010-11-15 08:59:27
英國研究人員9日報告說,多種癌癥中常見的基因FOXM1在進入人體干細胞后,可誘發細胞異常增殖,這種情況有可能引發癌癥。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癌癥研究》雜志網站上報告說,他們提取了成年人口腔組織的干細胞,向干細胞中注入高于正常數量的FOXM1基因,并設法使這些基因過度表達。
在隨后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利用經上述“加工”的干細胞,在培養裝置中模擬人口腔組織的再生過程。結果發現,“干細胞固有的自我更新特性”被FOXM1基因利用,該基因導致口腔組織細胞過度增殖,并出現一種與癌變前期細胞增生類似的情形。研究者指出,通常情況下表達水平正常的FOXM1基因不會導致口腔組織干細胞異常增殖。
研究人員介紹說,FOXM1基因于2002年首次在皮膚癌中被發現,科研人員隨后陸續發現,這一基因似乎與多種癌癥有關,此次研究的重點則是探索該基因引發癌癥的機制。
參加這項研究的倫敦口腔醫學院研究員穆伊泰克·泰赫說,目前尚無有效診斷方法來檢測人體FOXM1基因的表達水平,但理解其致癌機制有助于開發相關藥物,用于癌癥早期治療。
上一篇: 對蜜蜂大腦基因的研究 揭示其分工秘密
下一篇: 學術帶頭人兩篇文章解析抗體與癌癥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