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影響生物鐘節律蛋白質
日期:2010-11-10 09:19:37
很多植物春季開花,秋季結果;夜行動物白天睡大覺,夜晚則四處“狩獵”。決定這些生理節律的生物周期被稱為“生物鐘”。阿根廷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能通過參與某些生物的生長發育機制,影響它們的生物鐘節律。
阿根廷生理學、分子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研究院專家埃塞基耶爾·彼得里洛等人在新一期英國《自然》周刊上報告說,十字花科植物——擬南芥的生物周期約為 24小時;果蠅通常白天活動,夜晚休息。但研究者培育出了一種生物周期達到72小時的擬南芥,并通過紅外線照射使果蠅在白天和夜晚都四處活動。此后,研究者重點檢查了與這些擬南芥和果蠅的生物鐘有關的生命活動物質,結果發現它們的PRMT5蛋白質都發生了變異。
阿根廷研究者指出,PRMT5蛋白質通過調控某些生物的基因轉錄、核糖核酸剪切和細胞增殖,保證有關生物正常生長發育。PRMT5蛋白質變異可導致與開花等重要生命活動有關的植物基因表達發生改變,導致開花提前或推遲,影響其正常生物節律。同樣,與PRMT5蛋白質變異有關的另外一些基因變化,也會引起動物與時間概念有關行為的改變。
專家認為,上述發現有具體應用價值,尤其是在農業方面。比如某些植物的葉子越多,收成越好,而葉子數量取決于花期長短,花期則由生物鐘控制。如果通過基因調控,影響這些植物的生物鐘,就有望使它們長出更多的葉子,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上一篇: 某變異基因與高血壓風險有關
下一篇: Nature:海洋中微生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