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角膜內皮研究新突破
日期:2010-11-08 09:53:15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的最新消息,該學院國家細胞生物學教學團隊利用前沿科技所重建的角膜內皮已使新西蘭兔、家貓和獼猴莢膜分貝持續維持透明382天、321天和181天。目前,該角膜內皮已獲得第III類醫療器械的生產許可證,預計在3-5年內可以開始組織工程人角膜內皮的產業化生產,使我國120余萬角膜內皮盲患者重見光明成為可能。
該研究團隊曾于2009年利用去上皮層羊膜的修飾技術、組織工程人角膜內皮體外重建技術“種植”角膜內皮,證實可使受損角膜內皮曾得到修復,進而重見光明。在此之后,研究團隊在新西蘭兔和家貓實驗的基礎上,又選取了與人最為相近的動物——獼猴作為了實驗對象。研究人員在濟南一家有資質的實驗動物中心找到一只符合條件的獼猴,并將建好的角膜內皮植入到獼猴的眼睛中。手術結束后,這只獼猴的眼睛就處于透明狀態,一直持續了181天。
從2002年開始,研究小組就開始了組織工程人角膜內皮的體外重建研究,經過8年的研究,成功地“種”除了角膜內皮。它的劃時代意義就是使靠角膜移植來實現復明的傳統方法得到了極大改變,不用移植,通過“種植”實現了角膜內皮的重建。
研究人員稱他們的研究率先建立了國際上唯一的一個未經任何癌基因轉染、沒有致瘤性的人角膜內皮細胞系。通過從細胞系中篩選出“種子”細胞。將具有活性的細胞群體在一個載體支架上進行培養。活體細胞依托羊膜進行一周的培養后,就長成了和正常角膜內皮形態結構一樣的組織工程角膜內皮。再通過手術把角膜內皮與支架一起植入到動物或人的眼中。羊膜載體支架會慢慢降解掉,剩下的角膜內皮則將繼續分化生成新的內皮細胞,修復原來受損的角膜內皮,使眼睛重見光明。
在我國角膜病是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有關數據表明: “角膜盲人”占全部盲人總數的1/4,人數約為800萬;在這些患者中,絕大多數是9歲以下的兒童以及40-69歲的青壯年人,而復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角膜移植手術。但是,由于眼角膜的捐獻者太少,全國各大醫院每年可以完成的角膜移植手術只有2000-3000例,絕大多數的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國家細胞生物學教學團隊開創的獨特的“內膜內皮”重建技術,突破了傳統角膜移植方法在治療材料獲取上的局限,為我國近500萬、全世界近6000萬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帶來了希望。
上一篇: Nature Genetics發表中國水稻里程碑研究成果
下一篇: Cell解開癌細胞不死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