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紅《自然》再發通訊談大學學報
日期:2010-10-14 13:35:08
10月14日,《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張月紅再次在《自然》發表通訊,針對此前《自然》9月16日發表的一篇報道(Nature467,261;2010),張月紅嚴肅地指出該報道僅以刊名而誤判“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為“校園(Campus)”學報有失調查和準確。實際上,如http://www.zju.edu.cn/jzus/reviewer.php所示,《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2000年創刊就建立了國際化的編委會,2002年開始嘗試全面嚴格的國際同行評審體制,正是由來自約67個國家的7600位國際學者為刊物嚴把學術質量關(退稿率在78%以上),促使其國際顯示度和作者群體逐漸擴大,其稿源的64.4%來自浙大以外的機構,之中約50%的國際稿件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同時為了嚴正期刊的學術誠信,該刊成為國際檢測學術不端(抄襲)CrossCheck項目中的首家中國會員。
通訊簡略地說明,中國約有5000份科學、技術與醫學期刊,包括約200余份英文期刊。之中,也包括約1000份大學學報。大學學報多數發刊于中國改革開放初期(1978—1980s),主要服務于所在大學的師生學術論文的發表。與之巧合,日本的大學也多刊發大學學報(或稱“紀要”),區別在于,中國大多數大學學報其內容多以綜合性為特點,而日本的大學學刊多以某一學科,或一大專業學科群為要旨。
下一篇: 研究顯示鴿子愛“賭博”可能是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