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發(fā)現(xiàn)肥胖與不育癥的關聯(lián)機制
日期:2010-09-10 13:15:48
多肥胖癥的患者常常同時患有不育癥,最近《Cell Metabolism》雜志的一篇論文揭示了兩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機制,結論有些令人感覺驚訝。
“科學家們以前認為生殖異常是由于胰島素耐受引起的,”霍金斯兒童中心的Andrew Wolfe說:“我們建立了一個新模型證實不同組織對肥胖的反應不同。肝臟和肌肉細胞會產(chǎn)生胰島素耐受,而腦下垂體則仍然對胰島素敏感。”
新研究證實肥胖癥胰島素水平增高可過度刺激對胰島素敏感的垂體細胞,從而導致不育癥發(fā)生。
腦下垂體位于腦底部中央位置,特異性的促性腺細胞可產(chǎn)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黃體生成激素,調控排卵和生育。胰島素過度刺激這些細胞可引起一種激素連鎖反應導致不育癥。
研究者曾證實促性腺細胞可表達胰島素受體,然而胰島素對這些受體的影響卻無人知曉。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促性腺細胞缺失胰島素受體的基因工程小鼠進行了實驗研究。當小鼠處于健康和消瘦狀態(tài)時,小鼠表現(xiàn)一切正常。當研究人員用不健康的高脂肪飲食飼養(yǎng)小鼠三個月后,如研究人員期待的,正常肥胖小鼠變得不能生育,出現(xiàn)了類似于人類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一系列體征。人類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fā)病率為1/10,是最常見的不育癥病因。癥狀包括促黃體激素和睪丸酮增高,生殖周期不規(guī)律,排卵減少等。同時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缺乏腦下垂體胰島素受體的小鼠仍然維持正常的生育周期和接近正常的激素水平。
為了證實腦下垂體胰島素受體對于不育癥的影響,研究者讓小鼠進行交配。有或無腦下垂體胰島素受體的消瘦小鼠成功受孕率是正常的肥胖小鼠的六倍。而沒有腦下垂體胰島素受體的肥胖小鼠是正常肥胖小鼠受孕率五倍。
研究者認為這表明腦下垂體中的胰島素受體信號在與肥胖有關的促黃體激素失調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Wolfe認為從前的研究之所以錯過了這些效應,是因為大部分對于肥胖癥和胰島素耐受的研究都集中在代謝組織包括脂肪、肝和肌肉。事實上胰島素受體存在在全身各個組織。科學家們目前開始一系列研究旨在闡明了肥胖癥和胰島素水平增高對于身體其他組織的影響。
“當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類多囊卵巢綜合征,”Wolfe說:“在許多病例中,人類多囊卵巢綜合征都與肥胖癥及胰島素耐受相關。人類多囊卵巢綜合征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是胰島素致敏,這種方法在某些時候確實能夠治療不育癥。大部分研究者認為這種治療可使得身體組織對胰島素更敏感。我們的新研究表明降低代謝組織的胰島素水平有可能使得身體對激素重新敏感。”
Wolfe說他們有可能找到腦下垂體胰島素受體保持敏感的原因。他們還計劃進一步探查卵巢細胞中胰島素受體的作用。
上一篇: 細菌中也有“好吃懶做者”
下一篇: Cell副刊揭示一個重要的心血管風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