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雜合蛋白工具用于基因切割和編碼
日期:2010-09-01 17:08:05
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雜合蛋白可使活細胞的雙鏈DNA在特異位點發生斷裂,將有可能推動開發出更好的基因替換和基因編碼治療方法。
愛荷華州立大學遺傳學、發育與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楊兵(Bing Yang,音譯)和他的同事們通過將兩種不同的細菌蛋白進行部分連接而獲得一種雜合蛋白。其中一種細菌蛋白稱為TAL效應子,它能夠識別切割基因的特異性位點,而另一種細菌蛋白是一種核酸酶,能夠對DNA鏈進行切割。
楊希望可以通過類似于同源重組的實驗操作,即通過切除或用功能片段置換DNA中有缺陷或不良的部分對基因組進行修飾。楊說他構建的雜合蛋白能夠識別幾乎所有生物體DNA特異片段。
“這或許使得我們最終能夠對植物、動物甚至是人類的基因組進行修飾。”楊說:“它可有效地適用于各種生物體。”
雜合蛋白可結合到研究者希望改變的DNA特殊區段,識別DNA序列找到特殊位點并對它進行切割。通過這種方式將錯誤或不良的DNA去除,導入正確或是更好的DNA片段。當DNA修復后,好的DNA就插入到了基因中。
一年前伊利諾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副教授Adam Bogdanove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TAL效應子可通過一種簡單密碼與特殊DNA序列結合。楊獲悉這一發現后就開始著手他的研究,找到TAL效應核酸酶與DNA結合并進行切割的位點。他的研究發現同時得到了愛荷華州立大學遺傳、發育和細胞生物學系Bogdanove和明尼蘇達州大學基因組工程中心主管Dan Voytas研究小組的證實。
這種TAL效應核酸酶改進了目前基因組修飾的工具。TAL效應核酸酶生成更快,更廉價,也更容易被設計識別特異的DNA序列。
楊的研究發現最近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雜志上。Bogdanove和Voytas的研究淪為也將近日發表于《Genetics》雜志上。
Bogdanove和Voytas同樣證實了雜合蛋白的TAL效應子部分可以被定制靶向新的DNA序列。
上一篇: 研究發現新型抗癌藥物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