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UV造成的DNA損傷修復應答新機制
日期:2010-07-21 09:27:48
2010年7月9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郭巖實驗室在The Plant Cell雜志在線發表題為“Arabidopsis Cockayne Syndrome A-Like Proteins 1A and 1B Form a Complex with CULLIN4 and Damage DNA Binding Protein 1A and Regulate the Response to UV Irradiation”的文章。該文報道了在擬南芥體內發現兩個與哺乳動物CSA蛋白同源性較高的蛋白CSAat1A和CSAat1B,在植物體內形成CUL4-DDB1CSAat1A and B復合體,對UV造成的DNA損傷修復作出應答。
本研究通過正向遺傳學方法,篩選到一個對UV-B敏感的突變體(csaat1a-3),克隆基因發現CSAat1A編碼一個與哺乳動物中Cockayne Syndrome (CSA)同源的蛋白。擬南芥中還存在一個與CSAat1A高度同源的蛋白CSAat1B,完全缺失CSAat1A或CSAat1B的突變體表現出對UV-B和MMS (Methyl Methanesulfonate)敏感的表型。研究發現CSAat1A和CSAat1B通過轉錄偶聯修復(TCR)方式對損傷的DNA進行修復,它們均能與CUL4 (CULLIN4)-DDB1A 在細胞核內形成復合物,CSAat1A和CSAat1B兩個蛋白的WDxR motif對復合物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另外,CSAat1A和CSAat1B能在細胞核內形成異源四聚體。該復合物的形成對兩個蛋白行使功能至關重要。這些發現揭示CUL4-DDB1CSAat1A and B 代表一類新的通過促進底物的泛素化來應答DNA損傷修復的E3復合物。
博士研究生張彩果為本文的第一作者,論文作者還包括郭惠萍、張軍、和蘭州大學的郭光沁教授。郭巖博士為本文通訊作者。此項研究由科技部863計劃資助。
上一篇: 兩棲類流行病消滅三十種物種
下一篇: 全新miRNA信息傳遞機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