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介入高端奶粉市場 全力沖千億目標
日期:2010-05-27 14:42:44
昨天下午,北京,國內食品飲料龍頭企業娃哈哈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推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愛迪生嬰幼兒配方奶粉。
宗慶后:我們就要做“龍頭”
“據專家測算,中國今后每年將有1700萬到2000萬的嬰兒出生,這個市場非常大,而目前中國高端奶粉市場還處于混戰階段,沒有出現一個龍頭品牌,娃哈哈要抓住這個機會。”娃哈哈集團宗慶后說。
宗慶后從未如此高調為一個產品開新聞發布會,而憑借娃哈哈的資金、渠道及主場優勢,如今又放出“龍頭”的豪言,雖然進入時間比別人晚,卻足以讓這個市場震一震。
“三鹿”事件爆發后,進口奶粉趁機搶占高端市場,并連連上演漲價戲。“全國去年共進口乳粉30.94萬噸,嬰幼兒乳粉進口量雖然只占1/5,但銷售收入卻占到了一半。”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國際乳聯中國委員會副主席宋昆岡說——足見嬰幼兒奶粉的利潤空間相當可觀。
就在昨天,全國各地又傳來進口奶粉要漲價10%~20%的消息,這是進口奶粉今年來第二次漲價,第一次在今年3月份。隨著娃哈哈加入戰局,這“集體漲價”情勢愈顯復雜。
找了“洋代工”,走高端路線
愛迪生嬰幼兒奶粉罐頭最顯眼處寫著“原裝進口”。
“我們去國外考察,國外地多人少,奶牛非常幸福,而國內的奶牛條件就差多了;此外,國外工藝先進也是關鍵。”宗慶后說,之所以選擇原裝進口,是因為國內奶源質量很難控制,考察了將近1年,最后選擇了荷蘭一家百年奶制品公司做代加工。“光檢測就需要6周,奶離開牛身就直接進入檢測系統,不合格的直接剔除,嬰幼兒產品不敢馬虎,這樣的工藝讓我很放心”。
“我們不會以低價去競爭,但會保持價格穩定。”對于中國產品的低價優勢,宗慶后全盤否定,品質質量才是關鍵。據記者了解,娃哈哈的嬰幼兒奶粉賣得的確“不便宜”,900克罐裝每罐約在250元上下(浙江地區)。
選擇與外企合作,是步妙招
娃哈哈不少奶飲料的奶原料都來自新西蘭,為何最后選擇了荷蘭與瑞士的公司為娃哈哈貼牌加工?
“新西蘭公司也很想為我們代加工,但荷蘭與瑞士的奶源更好,孩子是未來,只能選擇最好的。”宗慶后說。
這幾年不少中國企業走出去收購并購,娃哈哈為何選擇合作,而不是直接收購?
宗慶后說:“現在是優勢互補,我是他們的客戶,隨時可以監督他們的工作,同時給他們帶去訂單,對方公司非常熱情。如果跑去收購,花了大把錢,各國文化不同,要把公司梳理清晰都不容易,成本又大,風險又高,為何不選擇合作呢?當然也不排除將來娃哈哈會擁有自己的國際工廠。”
宋昆岡表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全球化的分工協作正在進一步加快。中國品牌的國際化要用全球化的視野去做,同時,實現優勢互補的合作是未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首要選擇——既解決了中國資源緊缺的問題,又解決對方資源過剩的問題。娃哈哈愛迪生奶粉的發展方式,正體現了這樣的新視野和新思路。
當然,這背后是娃哈哈全國第一、世界前三的行業龍頭地位,及巨大的市場覆蓋面。
娃哈哈要沖千億
“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句廣告詞至今讓很多消費者記憶猶新。而宗慶后也是從娃哈哈營養口服液中挖到第一桶金。23年來,娃哈哈一直專注食品飲料行業。1~4月份,公司實現銷售額199.8億。
“飲料市場已經有了很穩定的發展方式,要實現千億企業的目標,必須有新的突破。”宗慶后說。
但據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選擇嬰幼兒奶粉,不僅因為這個行業宗慶后相對熟悉,公司原來的飲料經銷商中不少也經營過奶粉,因此渠道會比較通暢,更重要的是,比起飲料,嬰幼兒奶粉的利潤可觀得多。
“我只做自己有把握的,接下來我們重點會放在生物科技,開發菌種。”宗慶后笑笑,至于礦產等自己不熟悉的行業,真的要做,也一定會選擇與業內龍頭合作。
這就是宗慶后“大企業模式”,合作共贏,整合資源。
上一篇: 謹防靜注免疫球蛋白的溶血反應風險
下一篇: 國內醫藥板塊的短期熱度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