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移植打“補丁”
日期:2010-05-10 15:02:07
人體的軟骨缺乏血液供應,一旦受到損傷,無法自行愈合。浙江大學干細胞與組織工程中心負責人歐陽宏偉教授帶領團隊,研究成功治療軟骨損傷的一項新技術 組織工程化軟骨移植,就是取病人自己身上的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一塊“補丁”補上去。
經衛生部門批準,浙大干細胞與組織工程中心的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率先在浙江進入臨床,病人可以到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大醫學院附屬二院等5家醫院接受這樣的軟骨移植手術。據了解,采用該技術治療的醫療費用在美國大約為3萬美元,我省的費用將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歐陽宏偉介紹說,組織工程化軟骨移植是先通過一個微創手術,也就是打一個1厘米左右的小洞,從病人身上取0.2克軟骨細胞,送到中心的醫用細胞培養室進行培養。2個星期后,這一點點的軟骨細胞就會壯大成數千萬個細胞,長成一塊大小合適的軟骨,然后通過手術植入到病人軟骨損傷部位。由于植入的這塊軟骨的細胞和人自身的軟骨細胞在組織性能上完全相同,能和周圍組織天衣無縫地生長在一起,宛如天然。“患者植入以后一般10天左右就能出院,6個星期后就能下地走路,3個月后完全恢復。”
我國骨關節炎發病率為3%,每年有近千萬的新增軟骨損傷病人。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關節腔沖洗、骨髓刺激等處理方式效果顯著,但只能維持1至2年。另一種方法是“拆東墻補西墻”,在患者身上其他部位取塊軟骨進行自體移植,但愈合效果不理想。一般情況下,大多數關節炎病人無法忍受后,就接受人工關節置換,但是人工關節的耐磨性一般不會超過12年。
歐陽宏偉說,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能阻斷病變,進行功能恢復,創傷較小,而且術后恢復迅速,與現有的臨床方法相比,具有組織功能再生的優勢。該技術已在歐美開展數年,“最早一批病例是一位瑞典的醫生在1989年左右做的,85%左右的患者到目前仍能正常運動。”
從2006年開始,歐陽宏偉團隊承擔了省科技廳重大項目“組織工程軟骨研究及臨床轉化”,研發的自體軟骨細胞已獲得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檢驗通過。2009年11月,衛生部出臺《細胞移植和組織工程化組織移植三類醫療新技術管理規范》,為這項技術進入臨床準備了條件。今年3月,邵逸夫醫院等我省5家三甲醫院正式獲得衛生部門批準,在全國率先開展組織工程化軟骨移植診療項目。
上一篇: 推廣iPS細胞應用可減少動物實驗
下一篇: 疫苗事件增多源于接種數量和劑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