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飲食中鎂的重要作用
日期:2016-12-08 09:11:59
一項研究表明,富含鎂的飲食可能降低包括冠心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在內疾病的風險。此次關于飲食中的鎂與健康結果之間證據的分析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涉及來自九個國家的超過一百萬人的數據。
來自中國浙江大學和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飲食中鎂攝入量最高類別中的人群相比最低類別人群,冠心病風險降低10%,中風風險降低12%,并且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26%。研究結果還表明,每天在飲食中額外增加100mg鎂還能夠將中風風險降低7%并將2型糖尿病風險降低19%。
第一作者,來自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王福俤博士說:“已經發現體內鎂水平低與一系列疾病相關聯,但是對于飲食中鎂和健康風險之間的關聯尚未提出確鑿證據。我們進行的薈萃分析提供了最新證據,支持食物中鎂的角色和降低疾病風險之間存在關聯。”
王博士補充認為:“目前健康指導推薦的鎂攝入量為男性每天約300mg,女性每天約270mg。盡管如此,鎂缺乏相當常見,影響到總人口的2.5%至15%。我們的研究結果對于告知公眾和政策制定人員飲食指導從而降低鎂缺乏相關健康風險十分重要。”
鎂對于人類健康和包括葡萄糖代謝、蛋白質生產和DNA等核酸合成在內的正常生物功能至關重要。鑒于該元素可在調味料、堅果、豆類、可可、全谷類和綠葉蔬菜等食物中發現,飲食是鎂的主要來源。
本次分析使用來自1999年至2016年期間進行的40項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進而調查飲食中鎂和多種疾病之間的聯系。在所有這些研究中,使用自報食物頻率問卷或24小時內飲食回憶來確定飲食中鎂的水平。由于用于確定類別的鎂的水平在這些研究之間差異巨大,研究人員對飲食中鎂每天各增加100mg的效果進行了劑量反應分析。
此次薈萃分析涉及觀察性研究,意味著不能排除其他影響結果的生物或生活方式因素的作用。也不可能確定鎂是否對降低疾病風險起直接作用。然而,本次大規模分析提供了在調整性別以及研究地點以后仍然保持穩定的可靠數據。作者認為其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增加富含鎂食物的攝取可有益于整體健康這一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