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一種能將癌細胞轉化為癌癥干細胞的蛋白
日期:2016-11-24 09:02:59
由多國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癌細胞生存的一種新機制,這也解釋了為何腫瘤在治療后會發生復發的一個根本原因。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Crick研究所的Eran Meshorer教授,他表示,“許多化療藥物都會遺留下少量的癌癥干細胞,這導致了患者在幾年后發生癌癥復發。因此找到腫瘤中的癌癥干細胞,并區分不同的腫瘤細胞,是分析疾病進程的一個關鍵。”
所有腫瘤細胞都是一個單一的異常細胞的后代,但它們并非所有都一樣。只有少數保留原來細胞的能力,形成一個完整的腫瘤。這樣的癌癥干細胞可以遷移到其他組織,并成為致命的轉移瘤。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叫做H1.0的蛋白表達在許多癌癥類型中經常發生關閉,重新激活這種蛋白的表達能夠阻止腫瘤的生長。如果細胞缺少H1.0,那么DNA在一些關鍵位置處于展開狀態,導致一系列基因發生激活使癌細胞處于“永生”狀態。癌細胞因此持續分裂,促進了腫瘤的生長。
但是隨著腫瘤的增長,H1.0在一些細胞中可以自發地切換回啟動狀態。研究人員將其追溯到一個DNA區域,作為H1.0生產的控制開關。隨著H1.0的恢復和運行,細胞持續分裂所需要的基因被關閉了,從而使其回復到一個正常的有限壽命。
這項研究提出了通過將癌細胞逆轉回有限壽命狀態,最終引起腫瘤停止生長,將惡性腫瘤重新變成良性瘤的可能。我們還發現腫瘤中H1.0表達水平很低的病人其病情趨于更加惡化,并且在多種類型的腫瘤病人中都是如此。
要完全治愈病人的癌癥,關鍵是要找到并消滅所有癌癥干細胞,因為逃脫的任何細胞都可能使腫瘤再生,并觸發它擴散至全身。去年,有幾項研究提出了對付癌癥干細胞的策略,例如,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報道稱,在紫土豆中發現的化合物,可能有助于殺死結腸癌干細胞,并限制癌癥的擴散。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2015年5月份的國際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土豆提取物殺死癌癥干細胞)。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更是找到了一些癌癥干細胞的致命弱點。他們在膠質母細胞瘤中,發現了癌癥干細胞自我維持的關鍵因子。這項研究發表在2015年6月份的《Cell Reports》雜志上,人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控制癌細胞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