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糖尿病的炎癥起因得以確定
日期:2016-11-04 08:57:37
炎癥是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病發作、中風、腎臟問題和其他相關并發癥的一個主要原因。現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確定了慢性炎癥的一個可能觸發因子。這項研究結果于11月2日發表在《Nature》雜志。
飲食中脂肪過多,可通過刺激慢性炎癥而促進胰島素抵抗。但研究人員發現,在小鼠體內,當某些免疫細胞不能制造脂肪時,即使小鼠進食高脂肪食物,也不會發展出糖尿病和炎癥反應。
本文資深作者、醫學院內分泌學、代謝和脂質研究部門主任Clay F. Semenkovich教授指出:“在過去的20年中,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數量翻了兩番。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使一些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性不大。然而,那些接受最佳治療的患者,仍然更有可能死于慢性炎癥所引起的并發癥,這些慢性炎癥至少部分是由這些免疫細胞產生的。但通過阻斷這些細胞內的脂肪的產生,我們可以防止糖尿病患者、甚至其他疾病患者的炎癥發生,如關節炎和癌癥,慢性炎癥在這些疾病中起著作用。這可能對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Semenkovich的研究團隊對小鼠進行了遺傳學改造,讓它不能在被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中產生脂肪酸合酶(FAS)。沒有這種酶,小鼠就不可能合成脂肪酸,這是細胞代謝的一個正常部分。
本文第一作者Xiaochao Wei博士說:“我們驚訝地發現,小鼠沒有患上飲食誘導的糖尿病。它們沒有發展出通常由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
通過在動物和細胞培養物中開展一系列的實驗研究,包括發育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教授Douglas F. Covey博士、醫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理學教授Daniel S. Ory博士在內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巨噬細胞不能在內部合成脂肪,這些細胞的外膜就不能對細胞外的脂肪做出響應。這會阻止細胞促發炎癥。
但是,完全消除炎癥并不是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最好辦法,因為炎癥對于清除體內的感染性病原體也是至關重要的,并有助于傷口愈合。不過,Semenkovich說,這些新的發現可能具有深遠的臨床意義。
他解釋說:“一種脂肪酸合酶抑制劑,目前正在臨床試驗當中,作為一種潛在的癌癥治療方法。已有研究開發了其他藥物,來抑制糖尿病中的脂肪酸合成酶。我們的工作指出了一種可能性,即,改變細胞膜中的脂質含量,可能有助于阻止癌癥轉移和糖尿病并發癥。”
目前用來阻斷脂肪酸合酶的藥物,以及其他正在發展的策略,可能會使得慢性炎癥被阻斷,而不會完全消除巨噬細胞的抗感染能力。
下一篇: PNAS:衰老過程的罪魁禍首——轉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