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Cell子刊發表miRNA重要發現
日期:2016-07-25 11:39:23
來自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MiR-34a通過RBP2/NOTCH1/CYCLIN D1共調控網絡促進了人類脂肪干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向成骨細胞分化。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7月21日的《Stem Cell Reports》雜志上。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周永勝(Yongsheng Zho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擅長牙齒美學修復、固定修復、可摘局部義齒修復、附著體應用、種植修復等。
創傷或腫瘤導致的骨缺損是骨科、整形修復科、口腔頜面外科等科室的常見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外形和功能。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為修復或替換受損組織提供了新思路,而種子細胞是其中的關鍵。脂肪干細胞的來源充足、獲取簡便、產量高、增殖快,具有向成骨細胞、脂肪細胞、軟骨細胞和肌細胞分化的多向分化潛能,可旁分泌各種細胞因子,促進血管形成,發揮免疫調節作用,并能招募其他細胞參與重建,因此一直是種子細胞的熱門之選。
miRNA是一種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內源性非編碼小RNA,廣泛地分布于植物、動物和DNA病毒中。miRNA能夠通過與靶mRNA特異性結合而導致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譯,從而對基因進行轉錄后調控,其功能涉及細胞生長、發育和凋亡等許多復雜生命過程,尤其是其在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中的調節作用日益受到關注。
2013年,北京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胚胎干細胞(ESC)中證實miR-294/miR-302家族通過不同的信號通路,促進了細胞增殖,控制了G1→S期調控點(restriction point),并阻止了干細胞分化。這些研究發現發表在《Cell Report》雜志上。
2014年,來自武漢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肌肉分化過程中一種叫做miR-1的小RNA分子直接增強了線粒體基因的表達。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表在7月31日的Cell雜志上。
2016年,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多能性相關miR-290/302家族促進了胚胎干細胞(ESCs)多能性狀態從原始態(naive)轉化為始發態(primed)。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布在1月8日的Cell Research雜志上。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在人類脂肪干細胞(hASCs)向成骨細胞分化的過程中MiR-34a上調。過表達MiR-34a可顯著提高堿性磷酸酶活性,礦化能力,及體外hASCs中一些骨生成相關的基因表達。當hASCs中過表達miR-34a時,他們也觀察到體內異位骨形成增加。
機制研究揭示,miR-34a抑制了RBP2的表達,降低了包含RBP2 3′ UTR中一些推測miR-34a結合位點的報告基因載體的熒光活性。此外,miR-34a通過靶向RBP2、NOTCH1和CYCLIN D1,下調了NOTCH1和CYCLIN D1的表達,并上調了RUNX2的表達。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miR-34a通過RBP2/NOTCH1/CYCLIN D1共調控網絡促進了hASCs向成骨細胞分化,表明miR-34a靶向治療有可能是促進骨再生的一種有價值的方法。
上一篇: Cell子刊:糖尿病是少數β細胞所致
下一篇: 上海交大研究員Nature呼吁老藥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