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癌癥治療新靶點
日期:2016-06-23 11:19:12
哥本哈根大學的Anja Groth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組專注于研究:對我們體內200多種特定細胞類型的發育和維持負責的基礎分子機制。現在,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突破性的新研究結果使得他們取得了一項與他們的認識相關的專利。
Anja Groth教授說:“我們闡明了一個細胞DNA修復蛋白是如何通過組蛋白上的修飾來定向到DNA損傷位點的。癌細胞快速分裂,經歷大量的DNA損傷——沒有有效的修復系統這些細胞將會死亡。因此,癌細胞高度依賴于DNA修復機制,我們發現的這一新分子機制構成了一個有吸引力的癌癥治療靶標。”
研究人員設計癌癥抑制劑
與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Dinshaw Patel合作(RNA領域泰斗Nature解析基因沉默關鍵蛋白),該研究小組獲得了與組蛋白結合的TONSL蛋白的詳細晶體結構,他們證實組蛋白將TONSL引導到了DNA損傷位點。這一結構告訴了研究人員TONSL的運作機制,為他們設計出一種可以結合TONSL,阻止它定位在DNA損傷位點的分子提供了機會。這樣的抑制劑分子或可用來治療癌癥,因為阻斷TONSL的功能可以促進癌細胞累積DNA損傷并最終死亡。該研究小組現在匯集了一組藥物化學和合理藥物設計方面的專家來開發小分子抑制劑。
博士生Giulia Saredi一直負責功能性細胞生物學實驗:“當我們的細胞分裂時,不僅我們的DNA被復制,還有對細胞維持身份及保持健康至關重要的表觀遺傳信息。這一表觀遺傳信息存在于稱作為染色質的結構中。我們發現TONSL分子識別了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復制時出現的一種特異的染色質標簽。TONSL能夠讀取這一標簽促進我們的DNA損傷修復。”
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為了解我們的細胞內染色質如何指導DNA修復過程提供了新基礎。作為基礎研究人員,他們尋求認識我們細胞的功能機制,現在這為設計出一些可能在癌癥治療中有用的抑制劑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我們的細胞總是在不斷地分裂從而維持身體的功能。在每次細胞分裂時,我們的DNA密碼、染色質以及染色質結構都必須進行忠實地復制以保留細胞關于自身身份的記憶。Anja Groth教授領導哥本哈根大學生物技術研究及創新中心(BRIC)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揭示了這一復制過程的一些動態事件和細胞記憶的秘密。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的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
同年,Anja Groth教授還和研究人員一起揭示了,我們細胞中的一種酶控制將組蛋白可靠及高速地傳送至DNA復制中心的機制。這一穿梭機制對于維持我們基因的正常功能以及防止疾病至關重要。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上一篇: CRISPR揭示危險病毒的致命弱點
下一篇: Cell:有助于減肥的疼痛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