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發表里程碑癌癥研究
日期:2016-06-23 11:18:30
倫敦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大腸癌遺傳學研究,繪制了目前最為詳細的大腸癌遺傳學圖譜。他們在研究中指出,主要大腸癌基因基本都已經落網,大腸癌研究即將邁入新的階段。這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發表在本周三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研究人員篩選了1000名大腸癌患者進行外顯子組測序。這些患者都具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均在比較年輕的時候發病,他們的癌癥發展有很強的遺傳因素。研究人員從中鑒定了五個新的潛在大腸癌基因,它們發生突變會引發大腸癌。不過這些突變非常罕見,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來證實。
研究人員發現,所有已發現的大腸癌基因變異,只能解釋不到三分之一的家族性大腸癌病。其它家族性大腸癌應該源自于影響較小的常見DNA變異,這些變異可能聯合起來增大個體的大腸癌風險,當然環境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項研究總結道,除了已知大腸癌基因和這次新鑒定的五個基因,不太可能還有其它的主要大腸癌基因。這方面的大腸癌研究現在可以告一段落,下一步研究人員將追蹤那些可能聯合起作用的小遺傳變異。這類研究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大腸癌的生物學機制,開發新的治療和預防途徑。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人類生命的一個嚴重威脅。大腸癌的發展始于一種良性腫瘤的形成(腺瘤)。IRB Barcelona和ICREA的研究團隊發現,大腸中存在著一種安保機制。當腺瘤出現時,相應組織就會生產一種分子,限制腺瘤的形成和生長。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志上。
上海交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阿司匹林會上調大腸癌的一個lncRNA,OLA1P2。他們在Genome Bi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阿司匹林通過這種lncRNA起作用的具體機制。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Jianjun Zhang、陳萬濤(Wantao Chen)和Haiyan Guo。
癌癥中的表觀遺傳學改變一直備受關注,人們希望從中找出更好的生物學指標,為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幫助。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大腸癌中發現了新的表觀遺傳學指標,為人們提供了治療這種疾病的新途徑。
上一篇: 華人學者構建新的大腦圖譜
下一篇: CRISPR揭示危險病毒的致命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