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最大規模遺傳研究尋找“高學歷”基因
日期:2016-05-12 09:11:30
由253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完成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項遺傳研究,鑒別出了與個體接受正規教育的年數相關的74個遺傳變異。這項研究發布在5月11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南加州大學Dornsife信函、藝術與科學學院經濟和社會研究副教授Daniel Benjamin 說:“這項研究是建立在我們早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之上,在2013年我們研究了10萬人,發現了3個與教育程度相關的遺傳變異。這次,由于我們采用了更大的樣本——近30萬人,我們能夠鑒別出與教育程度相關的更多遺傳變異。”
Benjamin說,遺傳和環境因素兩者共同影響了個體接受教育的程度差異。基因只能部分影響認知能力和人格特性,如毅力,轉而影響了個體在學校中度過的年數。
“受教育程度受到基因和環境的共同影響。我們發現的遺傳變異可以解釋小部分的個體間教育程度差異。”
研究細節
科學家們組合了包含15個不同國家受試者的64個數據集的結果。研究人員鑒別出了與個體受教育總年數相關的一些遺傳變異。分析僅限于針對歐洲血統的人們。
科學家們寫道,鑒別出來的74個遺傳變異總影響很小,可解釋個體間0.43%的教育程度差異。
“對于具有最大效應的變異,零拷貝的個體與具有兩個拷貝這一變異的個體之間,預測平均為大約9周多的教育時間差異,”Benjamin說。
結果表明,遺傳對于教育程度的影響,如果沒有遍布數百萬個遺傳變異,也有數以千計,其中大多數還未鑒別出來。
Benjamin說:“單個遺傳變異自身具有非常小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發現,它與我們在早期研究工作中看到的相吻合。這意味著簡單解讀我們的研究結果,例如將它們稱作為‘教育基因’是嚴重的誤解。同時,盡管單個遺傳變異的影響小,結果是有用的,因為我們能夠從研究遺傳變異的聯合效應中了解到許多東西。”
通過組合自己的研究結果和從前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許多與受教育程度有關的基因都影響了大腦發育,甚至是在出生前。科學家們說,這些基因有可能對認知功能和對于在校表現很重要的人格特質,如勇氣起作用。
研究的另一位資深作者、昆士蘭腦研究所Peter Visscher 說:“我們發現微小的遺傳變異最終可幫助了解為何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早期認知能力減退。提到這篇論文144頁補充材料中包含的大量其他的分析結果,Visscher說:“當可靠地應用它們時,豐富的材料會增加我們對人類疾病的認識。”
這一跨學科研究小組還研究了,與教育程度相關的一些遺傳變異是否和與健康相關結果有關的一些遺傳變異重疊。他們發現其中一些基因也預示著阿爾茨海默氏癥、雙相情感障礙及精神分裂癥風險。
“讀得書多”或者當專業人士,不代表會更快樂。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201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未創造出更高的幸福感,博士的幸福感甚至不如文盲。
然而,2011年美國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與低學歷者相比,高學歷者血壓低,這一現象在女性身上尤為明顯。這意味著,高學歷者患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的幾率較低學歷者小。研究結果發表在《BMC公共衛生雜志》上。
上一篇: Science:益生菌無法讓人人受益
下一篇: Science發布突破性蛋白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