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Nature子刊發布免疫學里程碑成果
日期:2016-04-27 08:50:53
阿斯利康旗下MedImmune日前公布了免疫學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他們在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連發三篇文章,揭示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病背后鮮為人知的分子機制。
免疫系統與COPD
原文:Inflammatory triggers associated with COPD exacerbations orchestrate ILC2 plasticity in the lung
此前人們發現,吸煙會改變肺部免疫系統的活性,對2型固有淋巴細胞(ILC2)有明顯影響。這項研究顯示,吸煙或感染會使小鼠肺部的組織保護性ILC2發生變化。這些細胞在白介素IL-12和IL-18的作用下,獲得了與炎癥性ILC1類似的特性。研究人員認為,上述ILC2轉變存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因為循環ILC1在血液中的比例越高,COPD患者的病情就更嚴重。
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這項研究表明,循環ILC的變化可以用來預測患者的疾病風險。人們還可以想辦法讓ILC1變回ILC2,以此治療COPD惡化。“我們展示了免疫系統的強大可塑性,”MedImmune的Alison Humbles博士說。“通過細胞類型的簡單轉化,免疫系統實現了組織保護與炎癥之間的切換。”
固有淋巴細胞ILC是近幾年發現的新型免疫細胞,不僅在先天免疫抵御病原體的過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也在炎癥類疾病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些研究者把這些細胞比作是保護邊界組織的步兵,因為它們能夠幫助皮膚、肺壁、和腸道壁抵御微生物的侵襲。Mainz大學和Freiburg大學的科學家們在Cell雜志上發表文章,為人們揭示了ILC的關鍵前體細胞,以及一個此前未知的新型ILC。
免疫系統與ILC
原文:IL-1 is a critical regulator of 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function and plasticity
這篇文章進一步探索了ILC1與ILC2之間的轉變,鑒定了ILC2可塑性的關鍵調控子——IL-1。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因子IL-1提供的信號會顯著增加ILC2的數量,使其成為功能完全的成熟細胞。在IL-12存在的情況下,IL-1能刺激ILC2轉變為ILC1。此外,IL-1還是上皮源性細胞因子(IL-33、IL-25和TSLP)的上游調控子,這些細胞因子在ILC2活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項研究開辟了全新的ILC2研究線路,”MedImmune的Yoichiro Ohne博士說。“我們現在進一步了解了ILC2的活性調控以及關鍵的觸發因子,在疾病中靶標這些細胞有了更多的選擇。這是開發新療法限制有害炎癥的重要一步。”
去年年底Nature Immunology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闌尾在固有淋巴細胞(ILC)的幫助下對消化系統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闌尾并不是多余的退化器官,而是默默做出貢獻的無名英雄。 研究人員發現,對于免疫系統存在缺陷的人來說固有淋巴細胞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細胞保護闌尾避免細菌感染,幫助闌尾成為好細菌的天然“水庫”,對機體健康產生重要影響。
免疫系統和紅斑狼瘡SLE
原文:Self-reactive IgE exacerbates interferon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ity
IgE是一種廣為人知的抗體,在過敏中靶標過敏原并引起組胺反應。MedImmune的研究團隊發現,IgE發生故障的時候也能靶標機體自身的DNA,觸發免疫系統活化分子IFN-α的分泌,最終引起紅斑狼瘡相關的組織損傷。這項研究中54.4%的紅斑狼瘡患者具有DNA特異性IgE。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在世界上影響了至少數百萬人。紅斑狼瘡的癥狀包括發疹、關節痛、貧血和腎臟損傷,若腎臟衰竭或血栓這樣的并發癥未得到有效治療,患者就可能有生命危險。研究人員指出,患者血液中的DNA特異性IgE濃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這種IgE可以用來評估紅斑狼瘡治療的有效性,也能成為治療紅斑狼瘡的新靶標。
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對進入機體的外源物質展開攻擊。嚴格來講食物也算是外源物質,但機體卻能夠耐受它們以便吸取營養。這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內在機制會阻止它對有益抗原產生反應。如果這樣的耐受機制出現問題,我們就會遭遇可能致命的食物過敏。近年來食物過敏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但科學家們還不清楚食物免疫耐受是如何建立的。前不久,韓國科學家們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文章闡明了這一過程中的關鍵機制。
上一篇: 液體活檢開啟癌癥早期診斷大門
下一篇: 治療老年癡呆癥的新鑰匙:記憶抑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