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學者Cell發現巨噬細胞新功能
日期:2016-04-25 09:23:49
盡管多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知道,有細胞生活在各種組織如心臟、肺和肝臟周圍的腔隙中,對于它們的功能卻仍不清楚。近期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卡明醫學院的一項研究檢測了這些細胞,發現它們在快速組織修復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項研究發布在本月的《細胞》(Cell)雜志上。
在存在于體腔內的幾種類型的免疫細胞中,該研究特別觀察了巨噬細胞(macrophage)——這些細胞對清除機體有害物質及微生物,如毒素和細菌,及清除死亡組織起關鍵作用。通過觀測肝臟周圍腹腔中的細胞,這項研究證實巨噬細胞在這一腔隙中巡邏,一旦器官遭受損傷,巨噬細胞會將自身粘附到受損區域實現快速的修復。
研究的主要作者、Snyder慢性病研究所成員王靜(Jing Wang,音譯)博士說:“傳統的觀點認為,受損后器官的修復過程是:將單核細胞(血液中的一種免疫細胞)招募到損傷位點,單核細胞離開血管,并在2-3天內成熟為巨噬細胞。在我們的研究中,成熟巨噬細胞已經存在于腔隙中,可直接滲入到內臟器官的受損部位,由此啟動直接和快速的修復。”
利用動物模型,研究人員采用活體成像技術實時查看了這些細胞,觀察了它們響應熱損傷和毒素誘導損傷的行為。這些細胞以相同的方式對待這兩種損傷。進一步的觀察,當在腹腔中耗盡巨噬細胞供應時,組織修復沒有迅速地發生。當細胞被回輸到動物模型體內時,它們又繼續發揮它們的作用。
王靜說,盡管這項研究只觀察了腹腔中的這些細胞,以及它們如何響應肝損傷,仍有理由推測其他體腔,如肺臟周圍的胸膜腔,以及心臟周圍的心包腔中的細胞,可以執行相似的功能。盡管研究是在動物模型中完成,王靜說這項研究對于人類也可能具有意義。
“人類與小鼠具有相同的體腔,因此我們推斷相同的細胞在我們的體內執行了相同的功能。”
王靜繼續說,這一發現對于通常“清洗”相關體腔以清除掉外源病原體的臨床程序和手術可能具有特殊的意義。這項研究表明,這樣做可能實際上通過耗盡體腔中的巨噬細胞,正在阻礙愈合過程。
來自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免疫細胞似乎在動物模型中阻止了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癥發展。這些被膜下淋巴竇(SCS)巨噬細胞在淋巴結的周圍形成了一層保護膜,擋住了輸送腫瘤組織塊,幫助癌癥生長與轉移的這些微小結構的入口。然而,這樣的SCS巨噬細胞屏障似乎是暫時性的,當腫瘤進展及響應某些癌癥治療藥物時它會發生瓦解。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布在2016年4月8日的Science雜志上(Science發現癌癥的攔截者)。
肺結核(TB)進入人體遇到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巨噬細胞,這些細胞能吞噬致病菌并將其分解。2016年3月Cell雜志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吸煙會阻塞巨噬細胞,延緩它們的行動,阻礙它們對抗感染的能力。正因如此,吸煙者往往面臨更大的TB風險,感染后的病情也更為嚴重。
當我們的器官老化或損傷時,它們的更新通常依賴于組織中少量的干細胞,因為絕大多數分化細胞都喪失了分裂及生成新細胞的能力。由德國Max Delbrück分子醫學中心(MDC)和法國國立馬賽免疫學中心(CIML)的Michael Sieweke領導的一個德法研究小組現在揭示了一種特化免疫細胞——人類巨噬細胞幾乎能無限分裂與自我更新的機制。研究結果發布在Science雜志上。
上一篇: 新測序技術將加快植物抗病育種
下一篇: 反向剪接RNA成環與RNA轉錄的偶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