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國領頭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
日期:2016-04-21 10:10:51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Fredrik Lanner正在準備編輯人類胚胎中的一些基因。去年4月這類研究在國際引發了巨大的轟動,當時一個中國研究小組透露已經完成了世界上首例這樣的實驗。
但Lanner預計他探索早期人類發育的研究工作不會引起這樣的激烈爭論。對胚胎編輯研究倫理學長達一年的討論,又或許只是時光的流逝,似乎鈍化了爭議的邊緣。Lanner的實驗在去年6月獲得了批準,他說:“至少在科學界,我感覺有更多人支持基礎研究應用。”
人們對于4月6日報道的一項人類胚胎編輯實驗相當平靜的反應似乎證實了他的直覺——這是迄今為止發表的第二項此類研究。由廣州醫科大學的范勇(Yong Fan)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嘗試導入了一種可使得人類抵抗HIV感染的突變。
英國愛丁堡大學生物倫理學家Sarah Chan說:“我認為這些科學家們所做的沒有任何的問題。這項研究工作并沒有試圖去做在倫理上仍然遭到質疑的事情。也沒有試圖去構建轉基因人類。”
批準范勇研究工作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說,它已為另兩項胚胎編輯項目開了綠燈;倫理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說,這樣的研究符合道德標準,是因為它將會促成改進基因編輯技術,幫助預防疾病。
去年12月,由科學家和倫理學家們召開的一次國際峰會宣稱,不應該對意圖用于建立妊娠的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但它支持基礎研究。
范勇說:“人們正在更多地了解這類研究。”他指出今年2月英國的生育監管機構批準了Francis Crick研究所發育生物學家Kathy Niakan旨在編輯健康人類胚胎中一些基因的一項研究計劃。
中國的領頭地位
范勇說,研究小組是在2014年初開始開展實驗的,最初將這篇研究論文提交給了Cell Stem Cell雜志。當這篇手稿最終放到《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雜志總編輯David Albertini的桌上時,另一個廣州的研究小組已首先報道了人類胚胎編輯實驗。那篇嘗試糾正一種血液疾病致病突變的研究論文,陷入到了一場有關改造人類生殖細胞倫理學的風暴中。一些研究人員甚至呼吁暫停對不能存活胚胎的原理驗證研究。
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生殖生物學家Albertini認為,發表范勇的論文對于教育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他說這篇稿件在8個月的時間里通過了兩輪評審——是該雜志正常評審時間的兩倍,并促使研究人員討論了圍繞論文中生殖細胞系編輯的一些倫理問題。
Francis Crick研究所發育生物學家Robin Lovell-Badge說,范勇的論文應該可以幫助消除一些國際觀察人士對于在中國開展人類胚胎編輯研究合法性的疑慮。有可能還會有更多這樣的胚胎編輯論文將發表。“我知道一些論文還在東飄西蕩地進行評審,我寧愿一切都公開。”
涉及編輯人類胚胎的研究將很快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開始開展,如果還沒有人私下這樣做。
在發表于4月7日《細胞》(Cell)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Lanner研究小組在88個早期人類胚胎中分析了基因表達,并利用這些數據鑒別出了采用CRISPR–Cas9在胚胎中破壞的一些基因。本月在巴黎Lanner將會在美國國家研究院和國家醫學院組織的一次人類基因編輯會議上討論這項工作。他說在未來的幾個月將開始完成一些實驗。
斯坦福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干細胞科學家Evan Snyder說,他不知道在美國有人進行人類胚胎編輯。但他認為美國的科學家將不可避免地開展這樣的研究,盡管人類胚胎和生殖細胞系改造研究被禁止提供聯邦資金。Snyder說,這樣的研究向前發展以確定一些技術障礙是否將阻止臨床應用非常重要。
制定規范
完成及發表人類胚胎編輯工作的標準仍在制定中。Snyder說,只要有可能,研究人員都應該采用替代方案,例如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胚胎。在沒有替代方案時,他們應該使用體外受精診所通常丟棄的多余胚胎。
兩個中國研究小組均采用的是不能存活的胚胎,但Lovell-Badge認為對正常胚胎進行試驗也很重要:例如可以看看在這樣的細胞中CRISPR–Cas9是否更加高效或是低效。
一些科學家們認為,旨在探究人類發育的一些基因編輯實驗,如Lanner和Niakan計劃的研究,比旨在為構建轉基因人類奠定基礎的實驗更具價值。“目前,對于這種技術及人類胚胎還認識不多之時,追尋長期的臨床目標看起來幾乎沒有任何意義,”Lovell-Badge說。
但Chan認為應該為繼續展開這兩類研究設立倫理界限。“我們應該讓公眾相信,能夠了解轉基因胚胎和轉基因人類研究之間的差別。我認為如果喧嘩能少一點這是件好事。”
上一篇: VR手術直播開始了
下一篇: 兩大牛人攜手發布新測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