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院士解析肥胖的促癌機制
日期:2016-02-16 08:46:59
最近,麻省總醫院(MGH)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肥胖促進腫瘤進展這種能力背后的一種新機制。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2月9日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志上,發現“肥胖與一個稱為PlGF(胎盤生長因子)的因子的過量”之間存在一種關聯,并且PlGF與其受體VEGFR-1結合,后者是在腫瘤內的免疫細胞中表達,可促進腫瘤的發生。該研究小組在細胞和動物模型、以及患者腫瘤樣本中的研究結果表明,靶定PLGF / VEGFR-1通路,可能在肥胖患者中尤為有效。
該研究的共同資深作者、MGH放射腫瘤科Steele腫瘤生物學實驗室的Dai Fukumura博士指出:“我們發現,肥胖可增加促腫瘤免疫細胞的浸潤,以及胰腺癌的生長和轉移。阻斷VEGFR-1信號,可使免疫環境轉變為預防胰腺癌和乳腺癌肥胖小鼠模型(而不是瘦小鼠)的腫瘤進展。我們還發現,PlGF過度存在于肥胖者中,PlGF的減少,可產生VEGFR-1抑制肥胖小鼠腫瘤的類似結果。”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肥胖對胰腺癌和乳腺癌的影響,因為這類患者中有超過一半是超重或肥胖。在此之前,一些大規模的研究發現,肥胖會導致胰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和其他類型癌癥的死亡風險增加。可以說,肥胖問題成為下個十年癌癥研究最為緊迫的問題。但是在目前這項研究之前,肥胖誘發胰腺癌和乳腺癌進展的機制尚不清楚。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肥胖可引起腫瘤炎癥增加以及免疫抑制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浸潤增加。他們發現,靶定VEGFR-1可能影響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活性,改變免疫抑制的腫瘤環境,并防止肥胖小鼠的腫瘤生長加速,結果反映了PlGF在肥胖小鼠中的表達,該分子與VEGFR-1結合。他們還發現,靶定PlGF/VEGFR-1相互作用,可防止遺傳性肥胖小鼠模型的體重增加,但是加重一種糖尿病樣的癥狀,采用常見的糖尿病治療藥物二甲雙胍可以減輕這種惡化,這種藥物也具有有益的抗腫瘤作用。
本文共同資深作者、Steele實驗室主任Rakesh K. Jain指出:“因為大多數胰腺癌和乳腺癌患者在診斷時就屬于超重或肥胖者,所以,在肥胖的促腫瘤癌癥機制中發現潛在的治療靶點,是找到補救措施破壞這種聯系的第一步,這有可能會顯著改善患者預后。肥胖對這兩種癌癥的影響背后的新機制表明,這可能是一種常見的腫瘤誘發機制,可能也適用于其他類型的癌癥。”Jain教授是麻省總醫院、哈佛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科腫瘤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和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是僅有的20位同時當選美國三院院士的科學家之一。
本文第一作者、Steele實驗室的Joao Incio博士補充說:“理解肥胖影響胰腺癌和其他癌癥的方式,可能幫助我們發現生物標記——例如體重和升高的PlGF水平,能識別出哪些患者使用抗VEGFR-1治療將是最有利的。此外,我們應該將體重納入臨床前研究的設計當中,以更好地反映是否對新的靶向療法發生反應。靶定炎癥,有望改善一大部分癌癥患者的臨床結果。”
上一篇: 驚人成果:用腫瘤細胞治療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