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研究關注肥胖與癌癥的關聯
日期:2016-01-18 09:19:03
營養過度會導致脂肪過量堆積和異常分布,引起令人頭疼的慢性代謝疾病——肥胖。肥胖癥在現代社會的流行,已經成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這種疾病對公共健康的影響仍是不可忽視的。肥胖會造成胰島素、血糖和血脂水平紊亂,進而引發高血壓、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等代謝問題。除此之外,肥胖還會讓人更容易患上某些癌癥。近期,南京醫科大學和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發表文章,全面探討了肥胖與癌癥之間的復雜關系。
有研究表明,肥胖會增加癌癥風險,這對肥胖者來說可能是一個悲催的消息。英國醫學理事研究會(MRC)臨床科學中心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果蠅中確定了一種機制,當血糖濃度升高時,可讓癌細胞作出反應并迅速增長。這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么長期血糖水平高的人(如肥胖者)更容易患上某些類型的癌癥”,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了國際著名學術期刊《eLife》。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揭示出了由肝臟SirT1介導的、肥胖和癌癥進展之間共享的一個分子機制。他們的研究結果發布在Cell出版社旗下子刊《Cell Reports》雜志上,這些研究結果揭示出了“通過消除對SirT1的抑制,獲得脂肪酸去飽和酶Scd1功能”的一條共享的致肥和促癌機制。這項新研究通過繪制出聯系肥胖、胰島素抵抗和癌癥的一些疾病進展信號通路,為治療代謝綜合征相關的癌癥鋪平了道路。
還有研究指出,肥胖不僅會增加癌癥風險,而且會增加某些癌癥的侵襲性。2016年1月12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肥胖的前列腺癌癥患者中,前列腺周圍的脂肪組織有利于腫瘤細胞在前列腺外的傳播,從而為前列腺癌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
基于此,《The Scientist》雜志在2015年11月份發文指出,近年來關于肥胖與癌癥的研究都集中在預防癌癥的行為干預方面,但是對于全球將近7億的肥胖成人來說,除了減肥植物,更有效的措施是減輕他們患病風險,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等組織指出,肥胖相關的癌癥,將會是下個十年癌癥研究領域最為緊迫的問題。
那么在新的一年,對抗肥胖或許會成為許多人的首要任務。許多妹子總在抱怨自己的易胖體質,喝水都會胖,運動也減不下去。然而McMaster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可以通過積極運動的生活方式緩解肥胖基因的效果。也就是說,你的肥胖可能只是運動量不夠而已。趕緊制定2016的新年計劃吧,讓我們用運動打敗肥胖基因。
對于想減肥又不想節食的吃貨們來說,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的一項研究或許帶來一個福音。最近,該大學的科學家們,在遺傳學水平上分析了肥胖的原因,發現了與脂肪存儲和燃燒相關的一個分子機制。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2015年12月17日的《Cell Reports》雜志。該研究團隊發現,缺乏兩個基因(Cnot7和Tob)的小鼠,即使進食高脂飲食,也能保持苗條身材。科學家們檢查了這些小鼠的脂肪組織,發現它們纖細腰圍的秘密在于,另一個稱為Ucp1的基因表達增加。Ucp1通過將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轉化為熱量,能夠有助于減少脂肪堆積。眾所周知,肥胖者和肥胖小鼠的脂肪細胞中,有低濃度的Ucp1,所以他們很容易儲存脂肪,而不是把它消耗掉。
此外,來自臺灣長庚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傳統中醫上使用了2000多年的靈芝提取物,可防止小鼠體重增加,并逆轉超重小鼠中肥胖相關的炎癥和代謝紊亂。這項研究發表在2015年六月二十三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研究結果為靈芝促進長壽和消化健康的古老聲譽進一步提供了作證。
上一篇: 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如何抑癌?
下一篇: 華東師范大學Cell子刊發表免疫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