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發布再生醫學新成果
日期:2015-11-10 08:52:45
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證實,小鼠的新心肌細胞主要是在出生后不久形成。像人類心臟一樣,在新生兒期后心肌細胞的數量不發生改變,心臟生長只增加了心肌細胞的大小。這些研究結果發布在《細胞》(Cell)雜志上。
心血管疾病是發達國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心臟病發作時,許多心肌細胞死亡,心臟喪失有效工作的能力。受損后要修復喪失的心臟功能,其關鍵在于更好地認識心肌細胞的生理再生,然而由于技術挑戰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
在發表于今年早些時候Cell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卡羅林斯卡學院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系的Olaf Bergmann和Jonas Frisén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人類心臟在幼兒期生成大部分的心肌細胞,在圍產期心肌細胞的數量便已經確定。然而,對于這些研究結果是否也適用于小鼠心臟卻存在著爭議。小鼠是一個重要的心臟病研究模型。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和人類心臟一樣,在生命早期小鼠心臟生成相當數量的心肌細胞。生成新心肌細胞僅限于新生兒期,在出生后第二周和第三周兩波DNA合成不會導致細胞分裂。
Olaf Bergmann說:“換句話說,在新生兒期后大多數的心肌細胞喪失了分裂的能力,但卻沒有喪失合成DNA的能力。這使得細胞最終具有不同量的遺傳物質。在出生第三周之后,幾乎檢測不到DNA合成,小鼠心臟生長主要增加了心肌細胞的大小。”
為了探究心肌細胞的生成,研究小組結合使用了幾種方法。一種先進的技術是采用非放射性的、無毒穩定同位素氮-15(nitrogen-15)來檢測細胞分裂。提供給小鼠的氮-15存留在新生細胞DNA中。此外,結合一種技術評估細胞總數研究了生長潛力。通過這種方式,研究證實心肌細胞生成限于新生兒期,不會在幼年小鼠體內繼續下去。
Olaf Bergmann說:“下一步是要了解在生命的早期大多數心肌細胞停止分裂的原因,我們的目的是要幫助成人心臟生成新的心肌細胞來替代損傷后丟失的心臟組織。”
上一篇: Cell子刊:組蛋白替換的表觀遺傳學意義
下一篇: Nature揭示重要的發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