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首次揭示miRNA編碼的行為
日期:2015-10-26 08:51:08
MicroRNA(miRNA)是長約22nt的非編碼RNA,這些小RNA在天然細胞中大量存在,它們能與靶基因的mRNA配對,在轉錄后水平上調控目標基因的表達。大量研究表明,microRNA控制著胚胎發育、細胞分化、器官生成等重要的生物學過程,對于正常發育、細胞生長和生物行為非常關鍵,而且與復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
Sussex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十月二十二日的Science雜志上發表文章,首次揭示了一種控制精確行為的microRNA。如果這種microRNA發生了突變,果蠅幼蟲被顛倒之后就難以恢復自己的方位。
此前人們已經發現,microRNA能夠影響神經系統的形成。這項研究表明,microRNA在行為控制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所有動物(包括人類)的生存都依賴于自己的簡單行為,比如進食所必須的原始反射。”Dr Alonso解釋道。“然而,我們對基因組如何編碼簡單行為還知之甚少。”
“這項研究的發現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疾病背后的具體機制,尤其是導致行為失調的神經系統疾病,比如帕金森病。”
研究人員最初是在研究microRNA對果蠅神經系統的影響。鑒于某些microRNA的缺乏并未顯著影響神經系統的結構,他們開始關注果蠅神經系統能否正常發揮功能。
研究顯示,miR-iab4/8發生突變會影響果蠅幼蟲的行為能力。這些幼蟲被顛倒之后不能自主調整方向(self-righting)。果蠅是遺傳學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它們與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生物共享許多基礎機制,而且繁殖速度快,容易在實驗室中培養。
進一步研究表明,這種突變影響了Hox基因Ultrabithorax。Ultrabithorax基因主要控制昆蟲中胸到腹部第一節的發育,去除該基因在特定神經元中受到的抑制會導致self-righting缺陷。
這項研究為人們展示了一個由microRNA編碼的行為。研究人員指出,在果蠅和其他生物中應該還有其它microRNA參與了行為控制。
上一篇: Nature:有節奏的基因調控
下一篇: Cell驚人發現:跳躍的蛋白質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