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棣華教授Nature發表癌癥轉移驚人發現
日期:2015-10-21 08:54:24
人們喜歡像夏威夷那樣溫暖的地方,在南極洲那樣惡劣的環境下則要受苦,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稱作為PTEN的腫瘤抑制基因與之相似,其受到它所游歷的某些身體器官微環境的影響。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PTEN受到不同器官的調控。對于腦轉移瘤患者來說,腦細胞中的PTEN被關閉,這并不好。令人驚訝地是,一旦細胞遷移到其他器官PTEN便會恢復。
這一研究發現對于開發出尤其針對晚期腦癌患者的新型有效的抗轉移療法極為重要。研究結果發表在10月9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分子和細胞腫瘤學系副主任余棣華(Dihua Yu)博士說:“形成威脅生命的癌癥轉移灶,要求腫瘤細胞能夠適應顯著不同的轉移位點微環境并發生進化。目前還不清楚腫瘤細胞是在何時及如何在異質器官微環境中獲得一些促成成功轉移的重要性狀的。我們的研究證實,正常表達PTEN的原發腫瘤細胞在到達大腦時會喪失PTEN表達,但在其他器官中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余棣華的研究發現,喪失PTEN的轉移腦腫瘤細胞一旦離開大腦便會恢復PTEN水平。她們確定了是大腦和脊髓中的星形膠質細胞生成的micro RNAs (miRNAs)誘導了這種“可逆”的PTEN喪失。星形膠質細胞分泌的外泌體(exosome)中包含有PTEN靶向miRNAs,并通過外泌體在細胞間傳送這些PTEN靶向miRNAs到了腫瘤細胞中。外泌體是一些微小的、病毒大小的顆粒。MiRNAs是一類已知在基因表達調控中起重要的非編碼分子。
研究小組還發現,腦細胞中PTEN喪失可導致細胞因子CCL2分泌增加,招募小神經膠質細胞到轉移腫瘤處。這促進了腫瘤細胞生長,保護腫瘤細胞免于死亡,導致了致命性的腦轉移瘤。
余棣華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轉移性腫瘤細胞中PTEN表達響應不同的器官微環境具有顯著的可塑性,闡明了腫瘤細胞和微環境之間共進化一個重要的作用。這表明了腫瘤細胞和轉移環境之間存在著動態且相互的‘串擾’。這或許為我們開發出一些尤其針對晚期腦癌患者的有效抗轉移療法提供了新機會。”
下一篇: 中國科大JBC解析新的腫瘤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