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學者癌癥研究獲重要突破
日期:2015-08-31 08:51:08
最近,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SU)的研究人員,在與癌癥的斗爭過程中邁出了一大步,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為新的研究和治療選擇打開了大門。
FSU癌癥研究教授Fanxiu Zhu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細胞中的一種病毒蛋白,可抑制主要的DNA傳感器,從而抑制身體對病毒感染的反應,從而表明,我們可以通過操縱這一細胞通路,來幫助人們抗擊感染、癌癥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他們將這個蛋白命名為KicGas。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 Host and Microbe》。延伸閱讀:神秘DNA提供新的癌癥檢測法。
Fanxiu Zhu教授1995年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主要關注位于KSHV病毒顆粒中衣殼和包膜之間的被膜層,著重研究被膜蛋白與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被膜蛋白的結構組成與形態發生。近年來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代表性論文先后發表在PNAS、J Virol、J Immunol等雜志上。
Zhu教授說:“我們可以操縱這個蛋白質和/或傳感器,來增強或調節免疫反應,以對抗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癌癥。”
Zhu教授帶領一個研究小組,研究DNA病毒如何導致癌癥,這是世界各地研究人員關注的一個熱點。大約15%的人類癌癥病例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關于“身體如何應對病毒感染以及一些病毒如何維持終身感染”的答案。
在過去的幾年里,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了細胞中的主要DNA傳感器,稱為cGas。這促使研究人員進一步在人類疾病的背景下檢測這種傳感器,因為理想的情況是,傳感器應該一直在提醒身體,對抗DNA病毒所引發的疾病。
從本質上講,DNA病毒是一種含有遺傳物質的細胞內寄生蟲。幾種著名的疾病,包括天花、水痘和皰疹,都是由DNA病毒引起的。這些疾病如此難以治愈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們取代了其人類宿主的細胞機械,經常使我們不可能殺死病毒。
雖然人們都配備了復雜的免疫系統來應對病毒感染,但是,許多病毒已經共同進化出某種機制,來逃避或抑制人體的免疫反應。因此,這種蛋白質的發現,對于進一步探索這些DNA病毒如何運作以及如何擊敗它們,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發現這種蛋白,Zhu教授的團隊研究了卡波濟氏肉瘤相關的皰疹病毒(KSHV)——一種人類皰疹病毒,可引起某些形式的淋巴瘤和卡波西氏肉瘤,通常發生在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當中。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篩選了一個KSHV細胞中的每個蛋白質(總共90個),最終發現它們其中一個蛋白可直接抑制稱為cGAS的DNA傳感器。他們用卡波濟肉瘤病毒感染人類細胞株,來模仿自然感染,并發現,當他們消除了抑制因子蛋白KicGas時,細胞產生了更強的免疫反應。
為了開展這項工作,Zhu教授與在美國和德國的一些科學家合作,包括FSU化學及生物化學教授Hong Li。Li教授的研究重點是分子生物學和分子生物物理學,專門研究蛋白在試管中如何抑制cGAS的活性。對于下一個階段的研究,她正在構建相互作用的一個三維模型,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抑制劑如何運作。
Li教授說:“這些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我們仍然還要開展更多研究。”下一步是要了解抑制劑如何運作。Zhu教授說:“一旦我們弄清楚了,我們就可以設計某些策略來對抗這種疾病。”
上一篇: 癌細胞也能變身健康細胞 科學界或將現更高效的抗癌療法
下一篇: 物理學和生物學聯手戰勝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