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秘:同一突變為何導致不同表型?
日期:2015-08-18 09:45:54
最近,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測了1400種基因突變的影響,發現許多突變可導致兩種不同的表型,這是為什么?
在不同的人當中,相同的基因突變并不總是導致相同的表型,研究人員現在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多倫多大學的Andrew Fraser說:“我們一個接一個地排查了了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基因組的基因,以探討當我們敲除每個基因時會發生什么。”但是通過只對一個線蟲品系進行研究,該研究團隊意識到,他們可能會錯過那些在不同線蟲中產生不同影響的突變。所以他們花了近7年的時間,在2個線蟲品系(典型的N2 Bristol品系和CB4856 Hawaiian品系)中篩查了1400個基因突變。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國際頂級雜志《Cell》。
Fraser指出:“如果你選取任何兩個人類基因組,它們在大約每一千個位置中就有一個位置有所不同。這2個線蟲基因組正好在同一水平上有所差異。”研究人員發現,大約20%的基因突變其嚴重程度在線蟲之間存在差異。雖然一些只是細微的差異,另一些則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幾乎殺死一組動物,對另一品系并沒有影響。
當Fraser的研究團隊在受不同表型突變影響的這些基因中深入研究基因表達水平時,他們發現,當一個突變在動物中引起一種更輕微的表型時,其相關的基因往往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表達。這個發現并不意味著這是改變表型的唯一因素,但Fraser承認,目前它是最容易獲得的。這也最有可能適用于人類的研究,在基因測序后分析表型變異,基因表達是最容易測量的。
Fraser說:“如果你研究具有相同疾病易感性的不同個體,并進一步將他們進行分類,這將是非常有用的。你可以告訴一些人,你的病情將會比較輕微,你并不需要采用所有這些昂貴的藥物。”
當然,在人類中完成這項相同的研究將是棘手的——在研究人員有統計檢力來分析疾病嚴重程度的差異之前,需要找到成千上萬具有相同遺傳變異的人。但是在秀麗隱桿線蟲或其他模式生物中的進一步研究,可以為影響表型的具體風險因素與基因相互作用指明方向,然后可以在人類中專門進行測試。
上一篇: Cell發布基因組測序重要發現
下一篇: Science發布遺傳學驚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