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面分析猛犸象基因組
日期:2015-07-03 15:40:35
猛犸象的基因組第一次全面分析揭示了遺傳變化的廣泛性,允許猛犸象適應在北極的生活。猛犸象的基因在它們同類不同的皮膚和頭發上表現。脂肪代謝,胰島素信號和許多其他性狀發都發揮著作用。基因連接到物理性狀,如象骷髏的造型,小耳朵和短尾巴還確定不了。由于只是測試,參考的龐大基因復活實驗室和它的蛋白產物的表現特征。
該研究發表在細胞報道 7月2日,闡明了這些滅絕巨型生物進化的歷程。
“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基因變化研究。”研究報告的學者Vincent Lynch博士,在芝加哥大學擔任人類遺傳學助理教授。“它們是一個很好的模型,以了解形態如何演變的作品,因為猛犸象和大象的生活是如此密切相關,其中有沒有它們的特質。”
猛犸象大約最后出現在1萬年前漫游亞洲北部,歐洲和北美的寒冷的苔原草原。充分研究,由于骨骼,冰凍的尸體和史前豐富的藝術描繪,猛犸象擁有長毛,皮毛粗糙,一層厚厚的皮下脂肪,小耳朵和尾巴以及脖子后面有棕色脂肪的沉積,可能發揮了類似駝峰的作用。以前的努力測序保存了龐大的DNA,容易出錯或有用的基因只有有限數量。
為了徹底了解龐大的基因特性及其功能,Lynch和他的同事們深度測序了兩個猛犸象和三個亞洲象基因組 - 猛犸象的近親。然后比較這些基因組的差異,以及比對非洲象的基因組,一個稍微遠一點的近親。
該小組確定了大約140萬獨特遺傳變異的猛犸象。這些變化由約1600個基因導致,其中包括26失去功能的蛋白質。推斷這些差異的功能效應,就多個計算分析,包括比較來自哪些基因被人為的不停用小鼠的已知基因功能做大量的對比實驗。
基因與龐大的特定變化最為密切相關的脂肪代謝(包括棕色脂肪調節),胰島素信號傳導,皮膚和頭發的生長(包括與發色變淺的相關基因),溫度感知和生物鐘 - 所有這些都將與它們一直在北極地區為適應極端寒冷的生活密切相關。該小組還確定了與身體龐大相關的基因,如骷髏的造型,小耳朵和短尾巴。
雖然這些基因的功能在猛犸象中被稱為適應生活環境,Lynch警告說,這不是活的猛犸象直接有效的證據?;虮磉_的調控,是極其困難的。
雖然他的工作是針對理解進化的分子基礎,Lynch承認,高品質測序猛犸象基因組的分析可以作為一個功能藍圖去努力。
“最終,我們在技術上能夠做到這一點,但問題是:如果你在技術上能夠做一些事情,你應該這樣做” 他說。“我個人認為,猛犸象已經滅絕和它們生活發生了變化相同于許多動物的滅絕,我們應該幫助。”
ps:相關服務:基因工程
上一篇: 難以捉摸的HIV蛋白結構
下一篇: 地球的每日旋轉周期是在原子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