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癌癥讓免疫細胞叛變
日期:2015-03-31 09:02:08
免疫系統是機體對抗疾病、感染甚至癌癥的武裝部隊,但這個隊伍中也會出現叛徒。荷蘭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特定免疫細胞會被乳腺腫瘤“策反”,促進癌細胞的擴散。這項研究發表在三月三十日的Nature雜志上。
在西方國家,大約每八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患上乳腺癌。而乳腺癌死亡90%是因為癌癥擴散到了機體其他部位形成了癌轉移。因此,癌癥研究者們一直在試圖理解癌轉移發生的具體過程。幾年前有研究指出,血液里中性粒細胞(一種免疫細胞)多的乳腺癌患者,出現癌轉移的風險比較高。免疫細胞本應保護我們的機體,為何中性粒細胞水平高會與乳腺癌預后差有關呢?
Dr. Karin de Visser領導研究團隊發現,特定類型的乳腺腫瘤會在免疫系統中引起多米諾骨牌一般的效應。腫瘤的信號分子通過一系列步驟使免疫系統生成大量的中性粒細胞。這通常是炎癥反應的一部分,但腫瘤激活的中性粒細胞有著不一樣的行為。研究顯示,這些細胞能夠阻斷T細胞的活動,而T細胞能夠識別和殺死癌細胞。
進一步研究表明,信號蛋白白介素17(或IL17)對這一過程很重要。“我們在實驗中發現IL17是中性粒細胞產量增加的關鍵,”De Visser說。“不僅如此,IL17也是改變中性粒細胞行為的分子,讓它們變成了T細胞的抑制者。”
文章第一作者Seth Coffelt構建了模擬人類乳腺癌轉移的小鼠模型,并對IL17-中性粒細胞通路進行了抑制。當中性粒細胞受到抑制時,小鼠的癌轉移顯著少于對照組。“值得注意的是,抑制IL17-中性粒細胞通路阻止了癌轉移,但并不影響原發瘤,” De Visser評論道,“這將成為阻止腫瘤擴散的潛在策略。”
中性粒細胞能夠幫助機體抵御感染,因此抑制中性粒細胞的藥物會讓患者更容易被感染。在這種強況下,抑制IL17會更加安全。實際上,人們已經開發出了這樣的藥物。目前Anti-IL17藥物正在臨床試驗中治療炎癥性疾病,比如銀屑癬和風濕病。而且上個月,FDA剛剛批準了首個基于anti-IL17的銀屑癬療法。“研究現有藥物能否幫助乳腺癌患者是很有意義的,也許可以降服這些免疫系統的叛徒,阻止它們為乳腺癌擴散提供幫助,”De Visser說。
上一篇: 新型單細胞外顯子組測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