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發布人類重要調控元件圖譜
日期:2015-03-06 09:17:30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人類形成大腦皮質的進化過程中有數千的遺傳“調光”開關(稱作為調控元件的DNA區域)被調高。
不同于獼猴和小鼠,在人體中這些開關顯示活性增高,在大腦皮質中它們可能驅動了一些基因的表達。大腦皮質是與意識思維和語言相關的一個大腦區域。這種差異或許可以解釋相比其他的哺乳動物,人類這一大腦區域的結構和功能如此獨特的原因。
這項由James P. Noonan、Steven K. Reilly和Jun Yin共同領導的研究,發布在3月6日的《科學》(Science)雜志上。
除建立了一個豐富及詳細的人類特異性基因調控變化目錄之外,Noonan和同事們指出了可能受這些對于大腦發育至關重要的調控元件操控的一些生物學過程。
Kavli 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遺傳學副教授Noonan說:“構建更復雜的皮質有可能涉及幾件事:生成更多的細胞,改變皮質區功能,以及改變神經元相互建立的聯系。我們在人類中發現的一些調控改變與這些過程有關聯。這有可能牽涉了細胞增殖、皮質圖式發育和通常在許多物種間非常保守的其他一些發育過程的進化改變。”
科學家們已精于比較不同物種的基因組,來鑒別出造成這些差異的DNA序列改變。但有許多的人類基因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的基因非常相似,表明除基因自身的變化外,它們調控方式的改變也使得人類生物學與眾不同。
但到目前為止,檢測這些改變并闡明它們尤其在發育大腦中的影響非常具有挑戰。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些新的實驗和計算工具鑒別出了大腦皮質中一些活性調控元件,并研究了它們的生物學效應。
首先,Noonan和同事們通過搜索一些特殊的表觀遺傳修飾,在皮質發育的頭12周繪制出了人類基因組活化調控元件圖譜。他們對獼猴和小鼠的發育大腦完成了相同的工作,隨后比較了三張圖譜鑒別了在發育人類大腦中顯示更大活性的這些元件。他們發現在人類中有幾千個調控元件顯示活性增高。
接下來,他們想知道這些調控改變的生物學影響。該研究小組轉而借助了一種免費獲取的人類生命期大腦基因表達數字圖集BrainSpan。他們利用這些數據鑒別出了數組在大腦皮質中協同表達的基因。他們隨后將發現的一些調控改變加到這組基因上,鑒別出了一些生物學過程與人類相當驚人數量的調控改變有關聯。
第一作者Steven Reilly 說:“我們常常認為人類大腦是一個高度創新的結構,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調控元件中有許多看起來在對構建所有哺乳動物皮質至關重要的一些古老過程中起作用。不過操控這些可用的工具來生成一些新特征及功能常常是進化的一個標志。”
接下來,Noonan和同事們打算研究他們發現的一些調控改變的功能,通過將它們導入到小鼠基因組中來研究它們對于小鼠大腦發育的影響。
上一篇: Science醫學突破:新型癌癥氧療法
下一篇: 付向東教授Cell子刊揭示心衰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