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癌癥為什么這么難治
日期:2015-01-28 08:57:26
為什么癌癥那么難治而且還容易復發呢? East Anglia大學(UEA)的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彼此協作是藥物失效的原因。這項研究發表在一月二十六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研究顯示,癌細胞能夠合作生產生長因子,這些擴散性分子是腫瘤發展所必需的。正因如此,癌癥很容易對靶標生長因子的癌癥療法產生抵抗并在治療后復發。不過,人們可以利用這一點開發新型癌癥療法,比如將基因改造的癌細胞重新注入腫瘤。
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Dr Marco Archetti說:“組成腫瘤的癌細胞往往擁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形態、基因表達或擴散能力。這種被稱為腫瘤異質性的現象,是癌癥診斷和治療的一大難題。”
“目前我們還不清楚腫瘤異質性為何存在,不過理解腫瘤異質性的來源和動態是治療癌癥的基礎。”
UEA團隊對胰腺癌細胞進行研究,并通過計算模型分析了腫瘤異質性。腫瘤中的一些癌細胞能生產自己的分子(生長因子)來刺激生長。無法生產生長因子的癌細胞,也能利用這些因子幫助自身生長。這些癌細胞不用生產生長因子,因而具備了更強的增殖潛力。
癌癥可以看作是一個進化過程,如果藥物改變了可用的生長因子,那么癌細胞也會隨之發生演化。異質性的腫瘤很容易就能適應生長因子含量的改變,這就是為什么現有的癌癥療法效果不穩定,而且治療后容易出現癌癥復發。
研究人員已經在其它類型的癌細胞中重復了自己的實驗,目前正在篩查大量的癌癥類型和生長因子。
Dr Archetti等人準備打造一種新型的細胞療法:對癌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去除控制生長因子生產的基因,再將這些細胞重新注入腫瘤。在正確的條件下,這些改造過的細胞能像“瘤中瘤”一樣擴散,打破之前的癌細胞協作,最終使腫瘤因為生長因子缺乏而瓦解。
上一篇: Nature子刊揭示泛素化的全新功能
下一篇: Nature封面:癌癥基因組分析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