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通用型登革熱疫苗開發有望
日期:2014-12-18 08:56:44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是東南亞地區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潛伏期通常約5-7天,具有傳播迅猛、發病率高等特點。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患者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郁癥狀,少數病者會惡化至登革出血熱,并進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熱引起的并發癥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該病于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并據癥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2014年8月13日,中國廣州市累計報告400例登革熱病例,并有幾個爆發點。專家表示,就廣東等南方地區而言,此次登革熱疫情是近十幾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最近,包括墨爾本大學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一類新的抗體,可以使四種不同類型的登革熱病毒(DENV)變成非感染性。
這一發現可能促進更好的疫苗研制和實驗室測試,最終有望減少登革熱的發病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4年12月15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研究人員首次報道了一種從人類和蚊子細胞產生的抗體,可中和所有四種類型的登革熱病毒。
本文共同作者、多爾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的Cameron Simmons教授說,這一令人興奮的發現,可以為研制出靶定所有四種類型登革熱病毒的疫苗鋪平道路,在目前還沒有這樣一種疫苗。“目前迫切需要減少人患登革熱的發病率,并了解人體對感染的免疫反應和疫苗接種后的反應。”他說,這一獨特的發現,可使未來研制一種阻止疾病傳播的疫苗,成為一個現實的目標,也可以為一種通用型DENV疫苗鋪平道路。
研究人員分析了145份來自該病毒感染者的抗登革熱抗體。他們發現,一類新抗體可非常有效地中和病毒,它可結合到一個新發現的抗原表位——抗體可以識別并結合的一種獨特結構,這個抗原表位存在于所有形式的疾病中。
登革熱疾病的地理分布繼續擴大,威脅到美國南部和澳大利亞,同時也有可能蔓延到歐洲南部。感染一種形式的病毒,可導致患者產生終身保護,對抗這種特異的病毒形式。此外,病毒顆粒的抗體識別是復雜的,因為病毒生命周期中其外殼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下一篇: iNKT細胞或可用于治療肥胖和代謝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