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交大推出新蛋白質組芯片
日期:2014-12-15 09:29:24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體,每年全世界有將近兩百萬人死于這一毀滅性疾病。現有抗生素能夠緩解結核病的癥狀,但治療往往持續數月并且難以將其根治,結果是這種疾病在治療數年之后頻頻復發。
人們已經對結核分支桿菌進行了多年研究,但至今還未能全面理解它們致病機制,這對于開發結核病藥物、疫苗和診斷測試是很不利的。因此現在亟需更好的實驗工具,加快對結核分支桿菌的系統性研究。
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上海交大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結核分枝桿菌的蛋白質組芯片。這一成果發表在十二月十一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張先恩研究員和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的陶生策研究員。
這個功能性的MTB蛋白質組芯片,覆蓋了絕大多數蛋白質組和ORFome文庫,可以幫助人們全面分析結核分枝桿菌的蛋白互作和小分子-蛋白結合,尋找血清中的生物學指標。
研究人員用這個芯片鑒定了許多在肺結核患者和康復者中存在差異性表達的蛋白,包括59個PknG戶作蛋白,30個c-di-GMP結合蛋白和14個MTB蛋白。他們發現,MTB鼠李糖通路受到了絲氨酸/蘇氨酸激酶PknG和c-di-GMP的調控。
研究指出,這個蛋白質組芯片有著很大的應用潛力,有助于人們進一步理解肺結核發病過時的關鍵生物學過程,為這種古老的疾病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下一篇: H7N9病毒致病基因方面取得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