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技術突破:細胞轉錄的新奧秘
日期:2014-12-05 09:12:52
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醫院研究中心(CRCHUM)的Daniel Kaufmann博士研究組研發出了一種新技術,能更詳細的解釋細胞中基因轉錄的奧秘,“這個新研究工具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為全面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多種疾病,如HIV病毒感染中的免疫應答過程。在基因轉錄水平上,目前的研究技術(如顯微技術)存在操作復雜困難,費用較高等問題,”Kaufmann博士解釋道。
這項技術被稱為“FISH investigation protocol”(FISH-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熒光原位雜交方法是一種物理圖譜繪制方法,即使用熒光素標記探針,檢測探針和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或分裂間期的染色質的雜交。
這項技術在這一方法的基礎上,優化了目前的流式細胞儀檢測流程,獲得了轉錄RNA更為清晰的圖像,這對于細胞信息的傳遞來說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將這一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流式細胞儀本身就能在細胞快速通過檢測口的時候同時檢測數以萬計的細胞,這項技術起源自1934 年,當時流失細胞技術主要用于計算組成器官和血液中的細胞數量,經過多年的發展,這一工具成為了分析細胞各種物理特性的一種重要方法,今天流式細胞儀也成為了免疫學和癌癥研究實驗室中必備的標準設備。
然而,這種工具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主要障礙就是它只能用于研究那些有特異性抗體識別標記分子的蛋白。不幸的是,許多蛋白并沒有特異性抗體,所以流式細胞技術一直無法被推廣。此外,對于癌癥、艾滋病等一些由于細胞前蛋白問題造成的疾病(DNA信息傳遞給RNA攜帶者的轉錄過程的去調控),經典流式細胞技術無法檢測這一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
Kaufmann博士研究組與Affymetrix 公司合作,突破了這一技術障礙,他們采用研發的新技術分析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中的一個基礎步驟。這種技術目前已經申請了專利,能通過一個為期兩天的操作手冊,通過復雜的試劑配比,完成任務。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新方法利用一臺標準的流式細胞儀,一個雜交爐,和各種精確配比的試劑(作為熒光顯微探針),就能獲得之前無法解析的細胞信息傳遞過程。
這一技術的應用將隨著其對于疾病致病機制,以及藥物作用方式的解析,對分子生物學研究產生巨大的影響。
“從原理上說,我們的技術可以被應用于任何物種,可以檢測人體和動物產生的各種RNA 分子,”Kaufmann博士說。
上一篇: Cell:肥胖與高血壓的關聯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