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特刊:衰老的大腦
日期:2014-10-31 08:46:52
我們常會聽到有人抱怨人老了,腦筋不行了,大腦反應慢,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甚至記不住別人的名字等等。雖然這并不能概況所有的情況,但是大腦功能確實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了。
最新一期(10月31日)Science雜志就以“Aging Brain”為題,邀請了多位專家介紹人類認知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變化,其中共包括四篇綜述,一篇社論以及新聞報道。
在第一篇綜述中,馬普人類發展研究所壽命心理學中心主任Ulman Lindenberger教授探討了個體之間的認知衰老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損傷因素,如慢性應激,也有保護性因素和加強因素,如需要大腦“可塑性”或者說是重組織性的行為改變。
第二篇綜述則提出了不同觀點,目前的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認知是逐漸下降的,但是Angela Gutchess 表示近期的研究發現在衰老大腦中,也存在一些年輕大腦才有的可塑性。而第三篇綜述則探討了近期的一些研究發現,這些發展表明語言系統在我們一生當中保持著很大的穩定性。最后,Sarah Harper在綜述中全球老齡化危機對養老金和醫療保健系統的沖擊。
此外社論文章則指出,一些新方法為治療精神疾病帶來了福音,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關鍵的發育階段利用這些方法進行干預。
還有Science編輯Emily Underwood在一篇報道中寫道,1947 年,蘇格蘭政府為了調查國民的整體狀況,收集了超過70,000名11歲的兒童進行IQ測試。五十年后,認知心理學家Ian Deary 又邀請了其中的1,000位幸存成員進行相同的測試,看看他們是還保留有年輕時的智力,還是已經開始出現認知下降。
在進行了大量認知和身體評估之后,今年Deary又召集了盡可能多的當年的參與者再次進行測試。研究報告顯示,個體在11歲時候的智力水平最能反映其晚年生活后發生的變化。而且這一報告還通過大腦掃描研究顯示,抱怨出現認知問題的老年人實際上已經正在開始出現灰質減少的情況。
同時,相比于其他衰老研究,這一調查延伸的時間更長,也能更好的體現出認知能力的影響分支點。從這些結果,也許我們能揭示為何一些健康人隨著年齡增長,其認知能力仍未喪失,而有些人則出現了大腦上的衰退。
下一篇: Nature:生病時不可或缺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