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發現抗癌療法的隱憂
日期:2014-10-27 08:55:23
來自Friedrich Miescher生物醫學研究所(FMI)的Mohamed Bentires-Alj和他的研究小組,以及來自諾華生物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在發表于10月22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證實,一種針對轉移性乳腺癌的有前景的治療方法在終止治療后會引發有害效應。
終止抑制CCL2反常地增進了轉移形成,導致了早逝,因此破壞了這種治療最初的有益效應。這將啟發設計出一些療法來靶向這些過程,也表明了應對失活趨化因子CCL2的治療方法持極其謹慎的態度。
大多數的乳腺癌相關死亡仍然是由轉移所引起。轉移的形成以及腫瘤生長都受到腫瘤周圍細胞之間的動態互作(即所謂的腫瘤微環境)的影響。“了解癌細胞和腫瘤微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潛在細胞和分子機制至關重要。只有通過了解癌癥機制,我們才會精確地找到有效及持久的療法,”Bentires-Alj說。
在乳腺癌中,腫瘤細胞分泌了一種叫做CCL2因子,其將單核細胞招募到腫瘤位點,并通過這些細胞嚴重影響了預后(延伸閱讀:)。因此,有人提出了采用失活CCL2的療法來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然而,由來自Friedrich Miescher生物醫學研究所和諾華生物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完成的這項研究有可能澆上一瓢冷水。來自Mohamed Bentires-Alj和Tobias Junt研究小組科學家們發現,停止抑制CCL2會導致疾病復發、過度轉移并加速死亡。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在他們的實驗中利用轉移乳腺癌小鼠模型,科學學家們可以證實一旦停止抗CCL2治療,因為治療而隱藏在骨髓中的單核細胞會快速地返回至腫瘤和轉移位點,在那里它們誘導了一些支持癌癥發展的過程。尤其是,科學家們可以證明,由單核細胞分泌的因子雞尾酒提高了原發腫瘤中癌細胞的活動性,增進了轉移位點增殖癌細胞周圍的血管形成。IL-6和VEGF-A導致了最為有害的效應,在抗CCL2治療終止后這兩種因子的水平顯著上升。
Bentires-Alj 說:“我們的結果表明,必須極其謹慎給予抗CCL2治療,并且一定要結合其他的療法。盡管抗CCL2治療確實減少了轉移,但停止治療會導致意外的反彈,增加了單核細胞流入轉移位點,加重了轉移性疾病并最終導致早逝。正如本例一樣,如果一種治療只能夠隔絕細胞遠離腫瘤,而危險還是存在,在治療結束時整個系統會迅速恢復,并帶來悲慘和深遠的后果,嚴重影響癌癥患者的預后。”
科學家們隨后繼續探索了一種可能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Bentires-Alj說:“我們認為聯合治療有可能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法。當我們聯合抗CCL2治療和抗IL-6或抗VEGF治療時這一效應不那么顯著,轉移明顯減少,生存率增高。”
上一篇: Nature揭示全新的細胞通訊方式
下一篇: Nature:身體抵抗有害菌的新方法